字博讲坛公益讲座|汉字的取像法则与中国古代的天人观(2022年8月14日上午)

[ 2022-08-10 ]  阅读:15037


“字博讲坛”开讲了!!!


“字博讲坛”的前身是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家大讲堂”,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性的汉字文化普及窗口。


升级后的“字博讲坛”,每年将邀请2-3位知名专家,讲座内容更贴近大众,符合大众认知。


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王立军教授,讲授《汉字的取像法则与中国古代的天人观》,请大家抓紧时间报名吧~~



讲座概要

       世界上的文字纷繁多样,作为世界古老文字之一的汉字,无疑是最为独特、最为神奇的文字。汉字构形为我们保存了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其中包括古代的物质文化,也包括古人的思想观念。

1

甲骨文十二生肖象形图示(图片转自网络)

《说文•叙》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孔颖达疏:“近取诸身者,若耳目鼻口之属是也。远取诸物者,若雷风山泽之类是也。举远近则万事在其中矣。”虽然《说文》描述的对象是八卦,但这里所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两大原则,也正是早期汉字构形的取像法则。

2

说文解字古籍善本内页图示(图片转自网络)

      汉字早期的取像法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一些思想观念。比如天人观这一中国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就在汉字构形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从先秦时期开始,对天人关系的相关论述就已蔚为大观。而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则蕴含着更为古老的造字时代的天人观念,早期先民的这些朴素认识,是后世成体系的哲学思想的早期渊源。从古文字构形的角度梳理天人关系的发展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早期状况和发展脉络,更好地理解汉字与中国古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本期讲座安排

讲座主题:《汉字的取像法则与中国古代的天人观》

讲座时间:8月14日(周日)上午9:30—11:30

讲座嘉宾:王立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座地点:中国文字博物馆一楼大厅

咨询电话:0372—2266038

进馆须知:请预约并领取讲座入场券,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并全程佩戴口罩。不能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的人员,禁止进入场馆。(讲座开展期间闭馆,凭讲座入场券入馆,请提前预约。)

入场券预约方式:报名请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预约系统后填写姓名、联系电话,点击提交表单即可(每人限约一张)。

领票地点:中国文字博物馆一楼前厅西侧志愿服务站

领票时间:8月14日(周日)上午8:40——9:20


3

嘉宾简介

4

王立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语委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主任。兼任教育部语言文字标准审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曾荣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汉字学、训诂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国家语委项目重点项目等多项。出版学术著作《宋代雕版楷书构形系统研究》《汉字应用通则》《汉字的文化解读》《汉字》等。






关闭
周二至周日
09:00-17:00

360°全景游

网上订票

网上商城

APP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