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才与谋略——上海大学朱子彦教授做客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家大讲堂

[ 2019-04-03 ]  阅读:5246

image


8月26日上午,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子彦先生做客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家大讲堂,为听众带来了题为《三国人才与谋略——以曹魏代汉为例》的精彩讲座。

 

image

朱教授正在为听众讲述曹魏代汉过程中展现出的人物智慧与谋略。

 

image

朱教授正在进行精彩演讲。

 

image

作为曹魏故里,安阳各界200多名听众前来听讲。

2018年8月26日上午,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子彦先生做客中国文字博物馆专家大讲堂,为听众带来了题为《三国人才与谋略——以曹魏代汉为例》的精彩讲座。

讲座中,朱教授对曹魏代汉的背景、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特别是对曹操、曹丕在实现朝代和平更替过程中表现的智慧与谋略进行了深入描述。朱教授认为,曹魏代汉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成功的禅让,是了不起的创举,它影响中国历史的走向。曹操父子的禅代移祚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此风一开,遂为后世帝王所效尤。从曹魏开始到宋朝全部采用禅代方式。

image

 

朱教授认为,曹魏代汉对辛亥革命亦有影响。将辛亥革命定位为“革命”,并不十分确切。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命北洋军攻打武汉,民军势单力薄,武汉三镇岌岌可危,故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只得与袁世凯妥协,冀图藉袁世凯的力量逼迫清帝逊位。袁世凯在与革命党议和后,即效法曹操逼宫,胁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清皇室优待条件,代表溥仪颁布《清帝逊位诏书》,禅位于中华民国。从武昌起义到清帝逊位,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使具有两千年传统的帝制和平转换,避免了玉石俱焚,避免了千百万人流血牺牲。袁世凯此举乃仿效汉魏故事,以禅代的模式终结清帝国的统治。

 

image

 

朱教授指出,传统的儒学纲纪伦理将曹魏代汉看成是篡位,史家也把曹操看成是奸雄、篡逆、汉贼。如此一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成为形容野心家的代名词,袁世凯成了窃国大盗,中国帝制社会这一易代鼎革的重要范式——禅代,长期以来就未受到学人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image

 

朱教授认为,曹魏代汉是中国古代禅让政治的分界岭,之前是传说中的尧舜禅让政治,之后是帝制社会的禅让政治。原始禅让制与帝制时代的禅让制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是部落联盟时代的原始民主选举制度,后者是皇权专制体制内的易代更祚,采用的是权臣逼宫,君位让贤的形式,使政权在异姓之间和平过渡,平稳交接。与大规模的农民革命、农民起义相比,禅代政治避免了宫廷政变的刀光剑影,也避免了战场征诛的尸横遍野,符合中国古代的仁政精神和礼治原则,也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和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理念完全吻合,是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关闭
周二至周日
09:00-17:00

360°全景游

网上订票

网上商城

APP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