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博大讲坛”2023年首讲开讲
——黄德宽馆长谈“汉字与中华文明的维系和发展”
并带领清华大学学生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 2023-05-12 ]  阅读:6178

1D0A2065_调整大小.JPG

1D0A2084_调整大小.JPG

5月12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清华大学人文讲习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博大讲坛”为听众带来2023年的首场讲座。讲座主题汉字与中华文明的维系和发展”,黄德宽馆长旁征博引,以大量考古发掘和传世文献资料,深入细致地阐述了汉字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属性,以及汉字对中华文化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次讲座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魏文萃主持。


1D0A2094_调整大小.JPG

授课现场,观众们认真听讲。


在讲座中,黄馆长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安阳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习总书记在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贺信精神,通过五个方面的内容阐释了汉字强大持久的生命力及汉字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文化属性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通过从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字的萌生到汉字系统的形成,中华文明经历了曙光初现到横空出世,开启了人类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第二,汉字记载和保存了中华文明早期的演进历史,为探索中华文明早期形态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原生态文献,不仅使传世文献的历史记载得到证实,而且还再现了大量不为人知的上古时期的史实;第三,汉字是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系统,其形体构造客观记录和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原初信息,通过古文字的形体结构可以探索其产生时代的历史情状,追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史根脉;第四,从远古华夏集团的早期融合,历经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更替,中华文明核心观念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激荡中孕育形成,古文字记录了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这一关键时期的历史轨迹;第五,历代汉字在传承传播中华文明核心观念、维系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上古雅言、通语到明清官话,汉字记录的汉语书面语系统,通行于不同方言地区和民族地区,汉字超越方言和民族语言障碍,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桥梁,是维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纽带。

黄德宽馆长表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文化存续的根脉所系。在当今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并再现汉字系统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是当代语言和历史文化学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EE5A6348_调整大小.JPG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刘纪献表示,黄德宽馆长的讲座带领我们感受到古文字的博大精深,是一次高层次的学术辅导。中国文字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贯彻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文字文化研究和传承工作做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一以贯之,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EE5A5538_调整大小.JPG

EE5A6136_调整大小.JPG

EE5A5863_调整大小.JPG

5月11日下午,黄德宽馆长39名来自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还一同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在宣文馆里探寻文字发展史的脉络在徽文馆里体验汉字民俗之趣;在“字里乾坤”展厅里感受数字技术在博物馆文字文化方面的互动应用






关闭
周二至周日
09:00-17:00

360°全景游

网上订票

网上商城

APP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