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博《容成氏》简揭开大禹治水之谜

[ 2008-12-17 ]  阅读:2537

邱德修(育达技术学院应用中文系)

    二十一世纪就是竹帛的世纪 。二十世纪初,日本正准备侵略中华,所以学术界放出中国历史层垒说的风声,于是在大陆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也就风起云涌地响应,认为汉籍古书大半多出自后人所伪托,于是研究者莫不大大地辨伪判真起来。像《伪书通考》、《续伪书通考》的著作也如雨后春笋勃发而出,所在多有。 

    不过,这些被怀疑、被鄙夷的古书,在二十世纪末大量竹简、帛书出土面世以来,人们又一百八十度的倒了过来,古书何尝有那么多假的呢?例如:《老子》一书,有了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即知《老子》在秦末、西汉初是早已存在的子书,有了郭店《老子》三个版本,由知在战国初叶即已有了节本《老子》的出现,可见其书远溯在东周时代也许即已问世了。诸如此类,更仆难数,不胜枚举。 

    特别是在湖北省随便一掘地,就有一批竹简出土,而上博简就是在人民掘土挖地时被发现,载运至香港,于古董商兜售,后来被上海博物馆买了回去,数了一数,有一千二百多只战国简,不久又在香江发现了第二批,上博又再买回去,这批则有四百多只简。另外,像去年六、七月间在湘西也出土了秦汉之际的竹简二万多只,可以说地不爱宝,大量的竹帛随时随地都会从地底下冒出来。如此说来,二十一世纪怎不是竹简帛书的世纪呢!台湾文史界宜尽全力关心这种可喜可愕的大发现,如不迎头赶上,徒有汉学中心,又有何用处?

    《容成氏》简

    《容成氏》简整理者李零教授一共发表了五十三枚简,它是记载中国古代帝王事迹和战国时代的实物数据。在这五十三枚竹简当中,记载内容最丰富的就是关于大禹的事迹了。关于大禹治水,只见于《尚书?尧典》、《尚书?禹贡》、《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唯在秦火之余,都属断简残篇,微不足道。可是,在《容成氏》简当中,作者总共使用了十八只简,一口气记载了大禹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我们过去只知道大禹治水而矣,不过,从《容成氏》的内容仔细阅读,它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告知了我们,大禹治水只是他毕生功绩的一小部分而已。

    《容成氏》简所见大禹功绩

    《容成氏》简的释读,我们系架构在李零教授的基础上加以展开的,没有他的工夫,也就没有今天这篇研究的成果,这是我们由衷表示十二万分感谢的。这篇在第十七简至三十四简,都是在表彰大禹的政绩。首先,谈到大禹听政三年,天下太平,没有战争,简文云:

    “不制兵革,不厉兵器,不磨箭头”

    因为如此,所以人民个个安居乐业,生活无虞,简文云:

   “田无杂草,室无空闲,关市免税。”

以上是内政方面;至于外交方面,简文云:

   “大禹就山形地势、高山平原,所有可供封邑的地方,分封出去,由近而远,去苛政,行简治,就民所欲,聚集天地的大利。”

    然后造成诱因,使国内人民悦治,远地的外国人不请自来,无论海内海外都请求入贡。此其一。

    其次,为了掌握这些部族或诸侯,大禹为他们建立号旗,用来辨别不同,避免彼此迷惑,办法是这样的:

    “东方的人民以太阳为旗章,西方的人民用月亮为号帜,南方的人民以莽蛇为表徽,中央的人民以大熊为旌识,北方的人民以鹏鸟为图志。”

    这是中华民族有旗帜,有图腾的开始。

    又次,大禹自奉俭约,生活纯仆,没有排场,不摆官架,例如:

    “不穿鲜衣,不吃兼味,上班没有轿车,吃粗糙米饭,肉不剔骨,冬用薄裘。”

以身教代替言教,节衣缩食,勤政爱民,为人民表率。接着他实行撞鼓申讼的法律制度,简文云:

    “大禹于是在朝廷建立了大鼓,供有讼告案件的人民敲打。”一听到撞鼓声,大禹连忙跑出来接受案件。即使是严冬也不敢推辞,即使是酷暑也不敢推辞。勤政爱民,替人解纷,作到如此地步了。

    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大禹治水了。简文用倒叙法,回溯至舜执政期间任命大禹担任「司空」一职,主要任务是在治水。据地球科学家研究结果,地球史在一万三千年至一万零五百年之间为洪水期。到了大禹时代尚有许多洪涝残存在黄河、长江两流域,他一方面治水,一方面划分行政区域,而有了九州岛的行政区域的出现。他屏障了明都大泽,开决了九条大河的阻塞,然后使得兖州、徐州可供人居住;接着疏通了淮河和沂水,使它们流入大海,使青州、莒州可供人居住;又疏通了呕夷与易水,使它们流入大海,使并州可供人居住;又疏通了三江五湖,东注大海,使荆州、扬州可供人居住;又疏通了伊、洛二水,合并了瀍、涧二流,往东注入大黄河,使豫洲可供人居住;又疏通了泾、渭二水,使之北注入黄河,使雍州可供人居住。此外,大禹又从汉水以南命名了五百座山谷,再从汉水以北命名了五百座山谷,结果使天下的人民可以定居下来。以上为大禹治水的记录。此其二。

    大禹又分官设职,使他们各司所职,有点今天「权力下放」的味道。于是他一口气任命了后稷、皐陶、夔三个官员,从事三种要职。

    第一,他任命了后稷,从事农政,改革农业,增加产值。简文云:

    “于是立后稷为盈官,他接受了任命,吃住都在野外,废寝忘食,复育谷种,替换土壤,改善产能,经过一番努力,到了第五年才使五谷丰穰。”

    这是关于立后稷为盈官的事。简文又云:

    “由于民有余粮,生活富裕,骄态始作,于是立皐陶为理官,他既已受命,就分辨阴阳之气,听人民讼狱,三年之后,天下之人已是没有诉讼坐牢的人。”

    这是关于立皐陶为理官的事。简文又云:

    “于是立夔为乐正,他既已受命,就创作了六律六吕,然后谱成三调,寻求声律的准式:东方有三调,西方有三调,南方有三调,北方有三调,以践溪谷之音,以济广川之美。”

    这是关于立夔为乐正的事。结果造成了“高山登,蓁林入,安以行政”的优质政治文化,形成了“治爵行禄”、“辑让自来”的太平盛世。此其三。大禹育有王子,不打算立其子为后,发现了皐陶的贤能才干,而准备让他继承王位。结果皐陶非但五度让贤,而且常常称疾不肯出任,终于过世了。此其四。

    综观这四大方面,可见大禹不只能治大水而已,甚至是一个富有政治理想的政治家。今天大家只知道大禹治水而矣,却忽略了他在多方面的成就,今何其幸运得以获睹《容成氏》一篇战国简牍,透过古文字学家的整理后,让我们在此平构了大禹的真面貌、政治本色,令人真相大白。

    治文史不能不知简帛

    简帛之出土刊行,给我们大开眼界;此外,也为文史学界注入了一股新血,替很多过去被人疑信的古书洗刷干净它的罪名,还给他们原本应有的尊严和无尽的宝藏。基于它是第一手资料,一旦成篇即已埋藏在“地下图书馆”里,一旦风云际会,出土面世,我们何其幸运可以目睹孔子时代所遗留下来的这些文物。

    凡治文史的人都应知道唯有结合传世数据与出土材料,两两互证,才能做出真正的大学问来。其实这种看法早在七、八十年前王国维在清华大学开讲《古史新证》乙课,即已著书立说,再三强调这种方法的重要性。近百年来,他的主张依旧颠扑不破,依旧非常管用。凡治文史者不能不看出土的竹帛,唯有善于利用这些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做出上乘的学问来。您说是吗?


关闭
周二至周日
09:00-17:00

360°全景游

网上订票

网上商城

APP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