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博物馆介绍
博物馆简介
机构设置
馆长致辞
历任党委书记、馆长
历任领导班子成员
领导介绍
管理制度
新闻中心
重要新闻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新闻
2023中国国际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馆藏文物
重要藏品
文物征集
管理政策
藏品总目
三维文物
陈列展示
基本陈列
最新展览
精品赏析
展览申请
数字展览
学术研究
学术机构介绍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文博动态
学习交流
公众服务
参观须知
票务服务
讲解服务
服务规范
游客服务中心
4D影院
旅行社
数字字博
社教之窗
甲骨学堂
研学实践
志愿者之家
专家大讲堂
博物馆之友
字博先锋
文明创建
理论学习
党建动态
网络安阳
字博视窗
博物馆宣传片
博物馆有约
新闻宣传
甲骨微讲堂
每月壁纸
中文
English
한국어
日本語
博物馆介绍
博物馆简介
机构设置
馆长致辞
历任党委书记、馆长
历任领导班子成员
领导介绍
管理制度
新闻中心
重要新闻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新闻
2023中国国际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馆藏文物
重要藏品
文物征集
管理政策
藏品总目
三维文物
陈列展示
基本陈列
最新展览
精品赏析
展览申请
数字展览
学术研究
学术机构介绍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文博动态
学习交流
公众服务
参观须知
票务服务
讲解服务
服务规范
游客服务中心
4D影院
旅行社
数字字博
社教之窗
甲骨学堂
研学实践
志愿者之家
专家大讲堂
博物馆之友
字博先锋
文明创建
理论学习
党建动态
网络安阳
字博视窗
博物馆宣传片
博物馆有约
新闻宣传
甲骨微讲堂
每月壁纸
首页
>
陈列展示
>
最新展览
最新展览
第二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
第二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开展。 首届 “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于2010年11月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启动。由中国文字博物馆与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担任艺术指导,“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展示与文化交流平台作用,为繁荣中国书法事业作出贡献。大展每两年举办一次。 此次大展,参展书法家之多,参展作品质量之高,都是空前的。大展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作品2000余件。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共评出373件书法作品入展,其中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编入大展作品集的是所有获奖作品、入展作品以及评委和友情支持作品;这些作品均在中国文字博物馆进行展览。倘有疏漏舛误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值此机会,向给予本次大展多方面支持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安阳市委、安阳市人民政府、安阳市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文字博物馆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 二○一二年十月
2012-10-15 阅读:3537
查看详情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宁夏篇
西夏王朝,公元1038年由鲜卑后裔党项族建立,军力强劲,立国于西陲,雄霸于河朔。其鼎盛时期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前期与宋、辽鼎立,后期与南宋、金对峙。它曾有过近两个世纪的繁荣昌盛,创造了辉煌的功业和灿烂的文化。 公元1227年西夏为蒙古所灭。于是史称:“夏地安定,遂称宁夏”。然而,后世的中国史家不仅未给这个王朝建立史册,而且相关正史中的记载也极其简略。如同美洲大陆古印加文化和玛雅文化突然消失一样,曾经盛极一时的西夏王朝被逐渐掩埋在历史的尘沙之中,成为鲜为人知的“神秘古国”。在乾嘉考据学兴起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西夏的历史文化,有如云遮雾罩而扑朔迷离。 700年后,我们凭借着侥幸留存下来的遗迹和遗物,追寻着西夏王朝的遗踪:巍巍贺兰山下,大漠阔野之上,那一座座高达的陵墓和殿台,雄伟的城墙和角楼,不禁让人想象昔日皇家陵园的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庙塔建筑,精湛超群的石雕技艺,不禁让人惊叹佛教在西夏王国的举足轻重;史书的只言片语,出土的残碑断简,不禁让人感怀西夏王国倒在蒙古铁蹄之下的痛苦悲哀……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宁夏篇
2012-06-20 阅读:3019
查看详情
首届“四堂杯”中国书法精品大展
“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研究甲骨文的四位著名学者,即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其中罗振玉、董作宾等还是甲骨文书法的奠基者。为纪念他们在甲骨学及甲骨书法方面的突出贡献,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展示书法艺术的平台作用,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四堂杯”中国书法精品大展》获奖作品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一周年之际与观众见面了。本次书法作品展得到了全国书法家的积极响应,至截稿时,共收到全国各地来稿1716件。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共评出387件书法作品入展,其中评出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5人。 书法是中华艺术圣殿里极具魅力的视觉艺术。参与此次展览的300余位“四堂杯”获奖者,他们或是墨海弄潮屡有斩获名重当世之书坛宿将,或为游艺于书坛怀荆抱玉之创作精英,他们的作品从不滞留于孤芳自赏的因循旧贯,而是以生命对艺术渴望的原动力和对新的时代生活的敏锐感知,以翰墨褚素宣泄着生命激情的感动,宣泄着对传统艺术的感悟与慨叹。 瑞气氤氲,翰墨飘香。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圣洁高雅的艺术天地,共同品味这道精美的文化艺术大餐,共同感受艺术生命的潮汐与永恒,共同憧憬中国书法艺术云锦满天的未来…… 首届“四堂杯”中国书法精品大展
2012-06-20 阅读:3922
查看详情
兰亭群星精品展
在金秋飘香中秋将届之际,《兰亭群星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精品展》在此隆重揭幕了。在文字的圣殿展示文字的书法艺术,诚可谓相得益彰。 书法是中华艺术圣殿里极具魅力的视觉艺术,其传统理论与笔墨技法,不惟博大邃远而且诡谲难测,对于创作者来说,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极大的张扬个性的自由。从殷墟甲骨文到篆、隶、楷、行、草,书法传统艺术的绍续浸毓,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巨擘。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中宣部批准的唯一国家级书法艺术最高奖,自2001年创办至今共举办了三届。参与此次展览的60余位“兰亭奖”获得者,他们或是墨海弄潮屡有斩获名重当世之书坛宿将,或为游艺于书坛怀荆抱玉之创作精英,他们的作品从不滞留于孤芳自赏的因循旧贯,而是以生命对艺术渴望的原动力和对新的时代生活的敏锐感知,以翰墨褚素宣泄着生命激情的感动,宣泄着对传统艺术的感悟与慨叹。 我们决不会说,展出的这60余幅书法作品皆将在艺术史上不朽,但我们可以断言,这些作品都是与书家生命同怀的力作,每一个对书法情有独钟者,都会在这些作品前驻足凝眸,是惊讶、是感动、是愉悦抑或渴望?艺术作用于人的感官能产生什么后果,外行人是无法预知的,但愿在这艺术的的画廊里,人人都能有新的收获,都能体会到幸福愉快。 主办单位:中国文字博物馆 河南省书法家协会 2010年9月
2012-06-20 阅读:3360
查看详情
文字过大年展览
文字的起源、发展与应用不仅庄重典雅,而且妙趣横生。趣味生动的汉字贯穿于数千年岁月长河,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了永恒的乐趣,必将成为研究汉字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虎年春节到来之际,文字与您一起过大年!此次展览展出趣说汉字、文字春节两大部分,共同构建趣味汉字天地。趣说汉字通过汉字起源、汉字六书、成语典故、唐诗宋词四个部分,感受古人的文字艺术。文字春节用丰富精彩、欢乐喜庆的对联、 年画、 剪纸、灯谜等传统文字载体恭贺新春,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文字过大年展览 文字过大年展览 文字过大年展览...
2012-06-20 阅读:2946
查看详情
故宫博物院院藏中国历代书法展
中华民族素有雅好书法的文化传统,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历代书法名家人才辈出,传世作品丰富多彩,风格流派各领风骚。篆隶真草,寓独特的审美情趣于字体变幻之中;笔墨刀刻,寄飞扬的艺术想象于竹帛碑纸之上。从甲骨文到秦小篆,中华文字的发展始终与书法艺术相伴相生;从隶书到行楷,中华书法的演进一直与时代精神形影相随。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收藏中国历代书法墨迹最多的博物馆,此次展出的8 0 件作品,是从众多藏品中精选出的,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书法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不同时代风尚、各种流派、众多名家的经典作品在此完美呈现,精品粹聚,洋洋大观。广大书法爱好者将有机会欣赏到中国历代书家的铭心绝品,感受一点一划所构筑的艺术时空的无限魅力。 管城八法,翰墨千秋。我们相信此次展览的举办,必将对有优秀书法传统的国民带来广泛影响,同时也将为增进国民文化素质,弘扬艺术精神,加强各地间学习交流,繁荣书法创作,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故宫博物院馆藏中国历代书法展 故宫博物院馆...
2012-06-20 阅读:3665
查看详情
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一周年受赠书法精品展
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一周年了。 中国文字博物馆不仅是国内也是世界上首家以文字为专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建立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题字、题词或赠送书画作品,表达了他们对我国文博事业和文字文化的关心和支持。 此次展览展出的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题字、题词;有文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馈赠之书画精品;有书画艺术界耆宿大家及活跃在当代书坛的兰亭新秀们倾心创作的书法力作。领导的题字、题词是我们办馆的方针和工作的动力;专家、学者和书画艺术家们的赠品传达出他们的深情厚谊,使我们感动,给我们以鞭策。这里展出的所有作品,都将成为中国文字博物馆永远珍藏的艺术瑰宝。 主办单位: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省书法家协会 协办单位: 安阳市文联、 安阳市书法家协会 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一周年受赠书法精品展
2012-06-20 阅读:3509
查看详情
《秋水文章──李岚清篆刻艺术展》
篆刻艺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是华夏文明孕育出的千古奇葩。篆刻以刀为笔,以石为印,方寸之间,极尽灵动之妙思、纵横之章法、朱白之巧配,由是洞见中华文字之理趣精妙。 李岚清同志是我国原党和国家领导人,长期分管全国经贸、教育、文化、财税和科技等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领导岗位退休以后,李岚清同志身体力行,致力于文化艺术的普及推广,先后撰写了《李岚清教育访谈录》、《李岚清音乐笔谈》、《音乐•艺术•人生》、《原来篆刻这么有趣》、《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等著作,并在国内高等学校及新加坡等地举办了“音乐•艺术•人生”、“篆刻艺术”系列讲座近百场和多次“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其中包括在新加坡、俄罗斯、法国举办了篆刻艺术展,多方面展示了李岚清同志深厚的艺术功底与文化修养,深受广大听众、观众特别是青年学子的欢迎,得到了各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 李岚清同志从2003年春开始,以刀代笔,以石言志,习篆治印。近七年来,共创作作品五百多方。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法灵巧,深得中国篆刻艺术和篆刻文化的神韵,兼具艺术性、观赏性和趣味性。本次展览共展出李岚清同志的篆刻作品445方。这些作品不仅继承了我国篆刻艺术的优秀传统,而且使古老的篆刻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有独特的风格。他的篆刻作品与书法、绘画、音乐、诗词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有机融合,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让观众在方寸之隅、黑白之间,品味篆刻与书法之妙,感悟艺术与人生之美,领悟传统与创新之奇,对普及篆刻艺术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了关心、支持和推动河南文化建设,提倡和普及书法艺术,他还特别书写了中国书法名联50幅,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首次展出。 李岚清同志始终关心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此次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
2012-06-20 阅读:3100
查看详情
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书法精品展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书法的传统理论与笔墨技法,不惟博大邃远而且诡谲难测,对于创作来说,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极大的张扬个性的自由。时值万物复苏,春回大地之际,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书法精品展》,在文字的圣殿展示文字的艺术,诚可谓相得益彰。 本次参展书法家诸体皆能,风格各具。有以传统根底见长的书法大家,也有融入现代审美意识的现代书法名家的妙品。既有在当代书坛早已树立楷模的中年辈书法名家的力作,更有年轻辈的神韵之作。这些书法家的作品汇集一起,构成了一部中国当代书法史,体现了当代书法艺术的最新成果,他们的创作代表了当代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准,反映了当前书法发展的现状与方向。 通过本次展览,能够使我们更好的领略书法家的艺术风采,感受到他们的独特气质,把握他们的书法精神,使书法艺术更好地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安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省书法家协会 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家书法精品展
2012-06-20 阅读:2849
查看详情
民族文化宫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
古语言:文以载道。文字——文献——文物,是人类文化传播、传承和丰富、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它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创造和使用了本民族文字,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祖国历史文化宝库,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作为国家专题类民族博物馆,在1959 年落成开放之前,国务院曾专门发文收集民族文物。在国家有关机构和民族地区的大力支持下,收藏了大量反映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其中就包括了民族文字文献和相关文物。这些文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发展祖国的历史明证,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藉中国文字博物馆新馆在河南安阳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之机,我们精心鉴选了其中12个民族,涉及15种文字的民族文字文物精品80件。并编辑设计了这个展览,以共襄盛举;以呈现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深厚的历史积蕴和多姿多彩的风貌。 民族文化宫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
2012-06-20 阅读:2679
查看详情
台湾著名书画家捐赠作品展
大陸和臺灣血緣相親、文脈相連。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岸同胞共有的文化和精神財富。中國文字博物館自開館以來,收到社會各界特別是兩岸三地學者書家的鼎立支持,先後接受書法作品捐贈,并舉辦了多次規模大、水平高的書法精品展覽,社會效益顯著。 近年來,兩岸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臺灣諸多著名書法家盡心施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將傳承歷史,促進交流,作為書法事業的重要部分。本次展覽收錄了臺灣社會賢達、書畫大家捐贈我館的精品書畫119幅。這些書畫珍品充分體現了他們對我國文博事業和中華傳統文字、文化的關心和支持,既是書法愛好者學習借鑒的重要資料,又是我館永久珍藏的藝術瑰寶,必將進一步增強雙方的文化交流,推動兩岸書法藝術向更高層次發展。 中國文字博物館 2012-4-21 台湾著名书画家捐赠作品展
2012-06-20 阅读:3320
查看详情
《汉字》国际巡展安阳预展
文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地的先民曾创造出多种古老的文字,它们是世界上古文明的重要标志。其中,中国的汉字在发展上始终一脉相承,穿越时空,沿用至今,它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作为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文字之一,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目前学习和使用汉字的人数约15亿人。 该展览主要讲述汉字的起源、形成、发展、演变和传播的轨迹,展示汉字的书写艺术及其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妙趣精华,浓缩了汉字对推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 绵延悠久的汉字,从这里开始—— 《汉字》国际巡展安阳预展 《汉字》国际巡展安阳预展
2012-06-20 阅读:2554
查看详情
西泠印象——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拓片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文物征集工作中,注重文字资料之搜集,尤重碑刻拓片。赖全国文博系统襄助,藏品日益丰富。我馆先后举办了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书法展、拓片展等诸多文字主题展,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时值盛夏,我馆再次精选馆藏拓片五十余幅举办展览。这批拓片囊括了篆、隶、楷、行、草等书体,皆来自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历史已逾百年,所藏摩崖石刻极具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 希冀本次展览,能将观众自炎炎夏日带进汉字艺术的清凉世界,在此感受汉字魅力、品味书法艺术、领略先贤遗风。 主办单位:中国文字博物馆 举办时间:二〇一二年六月
2012-06-20 阅读:3526
查看详情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新疆古称西域,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数千年来和中原地区一样,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民族语言文字和绚丽多彩的近现代少数民族服饰,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考古发现和流传至今的文献资料来看,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使用过佉卢文、汉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突厥文、粟特文、回鹘文、摩尼文、吐蕃文、哈卡尼亚文、八思巴文、察合台文、托忒文等多种语言文字,这些文字的绝大部分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不再使用难以解读的死亡文字,当我们轻轻拂去历史的尘埃,仔细观察和研究这些古老的历史碎片时,发现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填补了史书记载的不足,不仅促进了新疆历史文化的发展,也为光彩夺目的中国历史文化宝库增添了重要内容。 新疆的服饰文化也源远流长,具有4000年的历史,无论先秦时期的毛质服饰还汉唐时期的丝绸服装,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世居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兹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和俄罗斯等十二个少数民族穿着的近现代民族服饰,更是绚丽多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服饰文化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古老的中原文化与充满异域特色的西域文明在此对接,无疑会促进新疆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使中原人民更多的了解丰富多彩的西域文化。 ...
2012-06-20 阅读:3108
查看详情
阿拉伯文字书法精品展
阿拉伯书法艺术是一座璀璨的宝库,在伊斯兰造型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美的书法之一。阿拉伯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它伴随着阿拉伯文字的逐步规范与统一而形成,七世纪后伊斯兰教的兴起,促进了阿拉伯书法的迅速传播和发展。阿拉伯书法传入中国后,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流、融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株奇异的新葩。 中国体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中国*********又称之为经字画。它博采汉字书法之长,吸收了汉字书法的布局、格式、间架、笔法、墨迹、印章等特点。运笔自然浑成,笔墨浓淡不一,飞白相间,表现出与汉字书法艺术相类似的风格。内容大多取自《古兰经》、“圣训”及阿拉伯格言、警句等。在装饰形式上以汉字书法常用的中堂、横幅、对联、匾额、条屏等来表现。充分体现了中阿合璧的艺术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极高的审美价值。 主办单位:中国文字博物馆 宁夏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1年3月19日——2011年4月20日 阿拉伯文字书法精品展
2012-06-20 阅读:2916
查看详情
石墨镌华——西安碑林名碑拓片展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遗产丰厚,文物古迹众多。以西安碑林和文庙为基础而建立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历史悠久,藏品宏富,名碑荟萃,誉满神州。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历朝历代的蒐集,终形成碑石如林的规模,至明代始有“碑林”之称。而今碑林已收藏碑志4000余件,时代序列完整,品类齐全,碑石、墓志、刻经、造像、画像石、刻帖等俱备,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个方面,被誉为“书法艺术的宝库”、“历代文化的殿堂”。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蔚为大观的西安碑林,碑石年代从汉一直到近代,前后相跨一千八百多年。举凡小篆祖书秦《峄山碑》,在汉隶百碑中独树一帜的东汉《曹全碑》,于右任先生捐献的北朝墓志,唐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坛巨匠的丰碑伟碣,以及宋元明清书法大家的宝刻珍品,灿若群星,各具风采,琳琅满目,堪称一部石刻的中国书法史。 石墨镌华——西安碑林名碑拓片展 石...
2012-06-20 阅读:2467
查看详情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广西篇
战国秦汉时期,江南以及岭南各地居住着众多越人,因其支系繁多,故统称“百越”。西瓯和骆越是“百越”中的两大重要支系,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中国广西和越南北部。西瓯人主要生活在今广西西江中游及灵渠以南的桂江流域,骆越人则主要聚居于西瓯族的西部和南部,即今广西的左右江流域、贵州省的西南部以及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地区。秦统一岭南后,西瓯、骆越聚居的广西地区大部隶属桂林郡,秦末汉初,一度又纳入南海郡尉赵佗所建的南越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在岭南重设九郡,广西地区的瓯骆人聚居于当时的苍梧、郁林与合浦三郡地。 西瓯、骆越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而选择了特定的适应方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最能体现瓯骆文化自身发展特点的是在其活跃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和印纹陶器。由于地处中原与华南、西南文化往来的交汇之所,长期的多民族杂居、交流与融合,其文化亦具有多元色彩。随着中原势力的不断深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西瓯、骆越与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逐渐趋于一致,并最终走向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及其灿烂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广西篇
2012-06-20 阅读:2655
查看详情
秦砖汉瓦精品展暨砖瓦拓片书画名家题跋艺术展
西安秦砖汉瓦作为我国秦、汉盛世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华夏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精美的文字、奇特的动物形象、华丽诡异的图案,真实再现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一枚瓦当,是一段历史,更是一部耐人寻味的故事。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演绎着千年的历史。秦砖汉瓦向我们展示的图像和文字,如实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生活和历史场景,在考古、史学、文字、美术、书法艺术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中,有着其它文物遗迹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 秦砖汉瓦,长安风骨;书画艺术,锦上添花。砖瓦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拓片来表达和传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即在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朱红墨拓上,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达到瓦当与书画艺术的有机结合,实现其双重文化价值。 我们相信,通过本次200多件(组)精品的集中展示,不仅加强了安阳和西安两座古城的文化交流,同时可以让更多的文字爱好者了解和感受西安秦砖汉瓦的高古魅力,共同领略文字瓦当古老而迷人的卓然风采。
2012-03-17 阅读:2249
查看详情
中国青海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展--内蒙古篇
辽阔壮美的内蒙古大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劳动、生息的摇篮和沃土。从七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草原先民便在这里创造着原始文明。新石器时期,这里又出现了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农耕文明,内蒙古地区发现的文化遗址犹如满天星斗,被誉为“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而随着气候和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和影响,游牧文明开始在这里孕育。商周以后,这里逐渐成为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见诸史乘的天之骄子,前后承继,创造出了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类文明。 人类进入文明史的标志之一是文字的发明,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的各民族如突厥、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民族都创制了自己的语言文字,有些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 此次展览为中国文字博物馆与内蒙古博物院联合举办,主要展示匈奴、鲜卑、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民族历史文物。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在文物那风姿绰约、熠熠生辉的表象下面,揭示出人类文明的源起和积淀,揭示出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华文明的不朽贡献。 单元文字: 匈 奴 族 公元前3世纪前后,中国北方草原上匈奴族兴起,到秦汉之际,匈奴迅速强盛,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大漠南北的草原游牧王朝。东汉初年,匈奴再度强盛,稍后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附东汉称臣,北匈奴在公元91年被汉军击溃并西迁,匈奴政权瓦解。 食肉饮酪,衣皮革,披旃裘,居穹庐,是匈奴族畜牧业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匈奴地跨大漠南北,是汉朝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2011-12-02 阅读:2343
查看详情
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两周年受赠书画展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一周年之际,我们精心组织举办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受赠书法作品展”。今天,中国文字博物馆又迎来了她两周岁的生日,我们再次隆重举办受赠书画作品展。 本次书展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收录了国家有关领导人、社会贤达、书法大家及新秀的精品力作100余幅。这些珍品,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我国文博事业和文字文化的关心与支持,它既是书法爱好者学习借鉴的重要资料,又是我馆永久珍藏的艺术瑰宝,弥足珍贵。 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两周年受赠书画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两周年受赠书画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两周年受赠书画展
2011-11-16 阅读:2419
查看详情
篆书名家提名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致力于文字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承和发展,遵照学术结合艺术、艺术推动学术、全面推进汉字文化艺术研究的宗旨,以展览丰富馆藏、以馆藏促进文化建设和提升学术实力的办馆思路,我馆特举办本次“篆书名家提名展”。 本次展览征集了当代篆书名家的力作计70余件。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当代篆书领域卓有影响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或大气磅礴,或古奥深湛,或正大庄严,或清丽俊雅,多姿多彩,翰墨淋漓,体现了中国篆体书法艺术的独特之美。 主办单位 中国文字博物馆 二〇一一年十月 篆书名家提名展...
2011-10-20 阅读:3016
查看详情
古都安阳将军行书画展
在金风送爽、果实飘香的时节,为响应中央有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号召和落实河南省委卢展工书记提出的“积极推动河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部署要求,由中共安阳市委、市政府和中国将军诗书画院、中国文字博物馆主办,安阳市锦达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中国军谊诗书画院承办的“古都安阳将军行书画展”在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胜利开幕了。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安阳历史悠久,地理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中国文字博物馆和魏武帝曹操高陵所在地,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近年来,安阳市委和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领导安阳人民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把安阳建设得如花似锦,明天更加美好。安阳确立了 “山水安阳、文化安阳、历史安阳”的发展策略,安阳的社会和经济,文化和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安阳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有着军民一家的光荣传统。此次在安阳举办军地书画联展,征集了百位将军的书画作品。这些将军,有的是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前辈老将军;有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为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立下新功的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如今,将军们为安阳挥毫泼墨,用他们对党对国家的无限忠诚、戎马一生的丰富阅历和浩瀚广博的胸怀,为安阳人民创作出了一批精彩的书画作品。熠熠将星,光华文采,将军书画必将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华夏文明,推动...
2011-09-09 阅读:2552
查看详情
“辛亥百年·和谐中华”豫台两地书画展
100年前的武昌,一声枪响划破了夜空的宁静,破旧立新的辛亥革命自此开始。革命大潮席卷全国,最终推翻满清王朝。辛亥革命浪潮,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此等胜利,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之前所未有。百年岁月转瞬即过,如今的中华大地早已焕然一新,然而虽时过境迁,辛亥精神却从未远离。值此,豫台两地名家挥毫泼墨,演绎丹青,以书法、绘画的形式共同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书画乃中华文化之精髓。杜甫诗云:“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虽然历史风云变幻,书画不言,流传千古。一个世纪以来中华大地上波澜起伏,风起云涌,以书画形式呈现,再合适不过。 除了历史意义,本次展出也是向海峡两岸民众献上的一场艺术盛宴。参展的书法作品隶、楷、行、草种类齐全,形式各异;绘画作品或写实会意,或浓墨重彩或写意挥洒。除特邀名家外,还收到民间书画爱好者投稿作品百余幅,经过集中选优,亦不乏精品。 愿此次书画展让本是一奶同胞的两岸民众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借百年辛亥之契机,建和谐中华之未来。 主办单位: 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 太平洋文化基金会 河南省文联 安阳市人民政府 中国文字博物馆 ...
2011-09-08 阅读:2136
查看详情
“黄河风”馆藏书法篆刻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文字为专题的博物馆,一直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字文化传统为己任,在这秋高气爽的收获时节,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推出“‘黄河风’馆藏书法篆刻展”。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区。黄河博大而雄浑的气魄,坚忍而宽容的精神,孕育了光辉灿烂的黄河文化,以及悠远深邃的黄河文明,建立于黄河流域的三大古都,诞生于黄河流域的甲骨文、金文,石刻、简帛以及大量珍贵的朱墨手迹,深刻地影响着生长于斯的书法艺术家们,而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黄河文化影响的痕迹,不难感受到黄河精神的浑厚、宽容、博大、坚忍的精髓! 本次展览共展出黄河流域九省区66位书法家的书法篆刻作品60余幅,涵盖了篆、隶、楷、行、草诸体。希望通过举办本次展览,为广大观众提供一个感受书法艺术神奇魅力的机会。 主办单位:中国文字博物馆 二〇一一年八月
2011-08-20 阅读:2477
查看详情
1
2
3
关闭
周二至周日
09:00-17:00
360°全景游
网上订票
网上商城
APP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