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重要资讯
《汉字》校园巡展启动仪式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展开幕
  11月5日上午,《汉字》校园巡展启动仪式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展在西亚斯国际学院行政楼隆重开幕。     西亚斯国际学院党委书记费鹤祥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在开幕式上讲话。     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为展览开幕剪彩。     李宽生与李华博士分别代表中国文字博物馆和郑大西亚斯国际学院互赠礼品。     李宽生与李华博士分别代表中国文字博物馆和郑大西亚斯国际学院互赠礼品。     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汉字》展。     中国古典舞《中华书韵》     与会嘉宾和领导共同参观《中华国宝•青铜器》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暨“大美汉字”主题笔会现场。     “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暨“大美汉字”主题笔会现场。         11月5日上午,《汉字》校园巡展启动仪式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展在西亚斯国际学院行政楼隆重开幕。美国堪萨斯州富特海斯州立大学校长Mirta·M·Martin,校长Edward·Henry·Hammond,校长助理Cynthia·Ann·Elliot,西亚斯国际学院党委书记费鹤祥,校长李华博士,常务副校长董企铭,党委副书记张海涛,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宽生等领导和嘉宾以及西亚斯国际学院的师生们出席了开幕式。     费鹤祥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一年一度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国际文化艺术节”在11月3日拉开了帷幕,今天是中国日,本届艺术节最具特色、最有分量的就是中国文字博物馆走进校园,我代表学院28000名师生员工对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到来表示感谢!中国文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字,据考证汉字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一直到今天的简化字,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字也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3亿人口使用我们的通用文字——汉字,同时,汉字文化还影响着我们周边的国家,如韩国、日本、越南等;汉字集象形和会意于一体,是最美的文字,集中体现在中国书法艺术上,中国文字博物馆今天还带来了馆藏书画精品展,让我们一睹书画艺术的风采。汉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精神所在,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字博物馆把民族精华带进校园,我们对此表示感谢!希望同学们结合西亚斯国际学院中西合璧的办学理念,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把汉字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到世界各地。     冯克坚在开幕式上说,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是一所国际化、现代化、资讯化和科学化的高等学府,无论是在校园建筑风格,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方面都具有非常浓厚的国际文化氛围。相信此次《汉字》展在这里展出,借助西亚斯国际文化节这一平台,一定能够彻底发挥我馆作为“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充分向中外青年朋友们展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悠久演变过程的汉字文化,传播中国传统古文化精髓,开启中华文明的历史记忆,体验中国汉字文化之旅。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汉字,欣赏汉字艺术,品位汉字妙趣,感受汉字生命力,进而加强同学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之间的交流,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文化热潮。     随后,李宽生与李华博士分别代表中国文字博物馆和郑大西亚斯国际学院互赠礼品。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为展览开幕剪彩并一同参观了展览。     该展览的举办是为了进一步发挥《汉字》展的社会宣传教育作用,中国文字博物馆筹划了《汉字》展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机关、走进军营系列活动,《汉字》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展是走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第一站,此次展览系列活动从开始筹备就受到了教育部和省文物局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与《汉字》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展同时拉开帷幕的还有《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中华国宝·青铜器展》、《中国字·世界情》主题笔会、《中华书韵》舞蹈、书法家现场书写演示、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现场互动和文化创意产品展示等一系列展示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一道丰富的汉字文化大餐,展览时间截止到11月8日。     摄影:高珊珊
日期:[ 2014-11-06 ] 阅读:1926
重阳春晖书法展在我馆隆重开展
      11月1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重阳春晖”书法展在我馆隆重开幕。市人大副主任王希社、史东林,市人大原副主任高福生,市政协原副主席、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杨家斌,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俊国,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宽生等出席了今天的开幕式。     书法家参观“重阳春晖”书法展。         11月1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安阳市老年书画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重阳春晖”书法展在我馆隆重开幕。市人大副主任王希社、史东林,市人大原副主任高福生,市政协原副主席、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杨家斌,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俊国,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宽生等出席了今天的开幕式.     李俊国、杨家斌在开幕式上讲话,王希社宣布“重阳春晖”书法展开幕。     “重阳春晖”安阳市书法作品展,是我市老年朋友与中青年朋友之间进行的书法交流活动。百余幅作品面向广大群众,体现了艺术传承发展的和谐气氛,展现出老书法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愿和中青年书法家同享共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些作品的内容健康向上,歌颂了美好时代,弘扬了主旋律,传递了正能量。     著名书法家张贵生表示,这样的书法作品展给了书法爱好者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能让大家同时看到不同字体、不同风格的作品,确实是一场视觉盛宴。“春风无语百花香,绿满神州国运昌……”这幅隶书作品的作者是马喜成,为现场观众朗读后,众人纷纷上前与他合影。市民李先生说:“一幅幅笔酣墨饱铁画银钩的作品让我大开眼界的同时,更觉得应该多学习书法家们这种坚持的精神。”     摄影:高珊珊
日期:[ 2014-11-01 ] 阅读:1796
庆祝首都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暨书法学科创建三十年书作展开幕
  开幕式现场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致辞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在展览现场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与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探讨问题     冯克坚与著名书法家杨炳延合影     冯克坚与著名书法家杨炳延、卢中楠合影     冯克坚与著名书法家郑晓华探讨书学问题     展览现场     展厅一角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         中国美术馆10月26日讯  2014年10月2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与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的“节而励——庆祝首都师范大学建校六十周年暨书法学科创建三十年书作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李铎,中国美术馆党组书记游庆桥,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原司令员杨国梁,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雪,校长宫辉力,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欧阳中石,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等出席了开幕式。与会嘉宾对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科三十年来的教学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希望。     著名学者、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科创始人欧阳中石先生为本次展览题写 “甲子半甲子,繁荣弥繁荣”之语。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科创建于1985年。三十年来,书法学科在学校以及各方面的关怀、支持、帮助下,秉承欧阳中石教授“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的教学理念,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第一个书法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培养了大量的各个层面的书法人才,也成为由专、本科至硕士、博士、博士后教学层级齐全的高等教育教学机构。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在理论、实践、教育等方面都有突出成绩的书法人才。     本次参展作品均为书法院老师和各种类型的学员创作,包括历届博士后、博士、硕士、大专班、主要课程班学员、高校教师等。作品分为特邀和投稿两部分,投稿作品经过专家评审小组严格评审。这些作品皆为新近创作之精品,从一个侧面反应了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科的办学理念和主张。     当随时代,笔墨传递精神。中国书法文化的内在魅力,是民族与时代精神的体现。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审美观,服务人民,书写时代,勇于担当,是新一代书法研究和实践者必备的素质。“节而励”书法展的举办既是为促进高等书法教育发展,展示三十年来的教学成果,同时也为了向社会各界广泛求教。
日期:[ 2014-10-26 ] 阅读:1771
《汉字》巡展亮相澳门
    2014年10月18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港澳事物办公室、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字博物馆、澳门河南联谊总会承办,中联办文教部协办的《汉字》巡展澳门站在澳门理工学院隆重开幕,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归侨总会会长刘艺良,全国人大代表、澳门街坊总会会长姚鸿明,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全国政协原常委吴福,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钟怡,澳门科技发展基金前主席唐志坚,河南省原政协常委、澳门河南联谊总会前会长张可夫,澳门河南联谊总会会长陈俊棋,澳门中联办文教部部长刘晓航、河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河南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李传贵,河南省人民政府港澳办副主任李剑智,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宽生等出席并为开幕仪式剪彩。     本次展览共展出图片66幅,文物复制品8件,旨在通过展示中华汉字文化,增进澳门同胞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感情,喜迎澳门回归十五周年。展览以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过程为主线,以历代出土文物为支撑,不仅展现了文字发展的历程与文字传播的轨迹,也再现了辉煌灿烂的书法艺术。展览融合了文字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浓缩了汉字发展史,这种文字文化展览在澳门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文化教育部部长刘晓航(右)参观展览     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在倾听讲解         展览开幕后,我馆讲解员连续5天在展览现场全天候为参观观众提供免费讲解。展览期间,培正中学、教业中学、濠江中学、东南中学、镜平中学和澳门科技大学部分低年级学生到场参观。参观展览的师生表示,该展览选材通俗、编辑简明,参观后大开眼界,不仅知道中国汉字起源于甲骨文,并了解到甲骨文逐渐演化为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并一代代延续这一文字源流,写下了古老的中华民族文明史。同时知道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一直被世界华人所使用。一位中学历史老师说,举办文字图片展,在澳门还是第一次,希望有关部门多些举办有益于青少年增长文字知识的展览,进一步提高澳门年轻一代的语文水平。     展览期间,李宽生书记一行和澳门河南联谊总会、澳门少林武术文化协会、澳门北区工商联会、江门同乡会等社会团体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中,李宽生书记全方位介绍了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概况,促进了安阳、澳门两地的文化交流。
日期:[ 2014-10-19 ] 阅读:1672
第七届豫陕晋冀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圆满闭幕
      10月16日下午,第七届豫陕晋冀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圆满闭幕。河南省文物局副巡视员李玉东、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蔡理华、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常庆和、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李恩佳、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出席闭幕式。     冯克坚主持闭幕式。     李玉东在闭幕式上讲话。     李恩佳在闭幕式上讲话。         10月16日下午,第七届豫陕晋冀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圆满闭幕。河南省文物局副巡视员李玉东、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蔡理华、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常庆和、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李恩佳、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出席闭幕式。     李玉东在闭幕式上说,此次豫陕晋冀四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这次会议是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加强省际博物馆界交流与合作的有益探索,会议紧扣当代博物馆发展趋势,重点突出,内容紧凑,达到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友谊、共谋发展的目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博物馆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党中央对文物博物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博物馆工作者需要完成的新课题和承担的光荣历史使命。我们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藏品:博物馆服务、沟通的桥梁”,会议探讨藏品在博物馆服务大众、沟通过去与现在方面的作用和方式,正是我们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的有益探索。愿我们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交流、增进合作、互补优势,共同推动四省博物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豫陕晋冀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明年将在河北省举办。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李恩佳在闭幕式上说,豫陕晋冀博物馆理论与研讨会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通过交流学习对文物文博事业发展有极大提升作用。河北省是文物资源大省之一,历史、文化、地理资源丰富。明年研讨会的主题将紧扣历史时代的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达到办会宗旨,我们诚挚邀请大家明年齐聚河北。     摄影:高珊珊
日期:[ 2014-10-16 ] 阅读:1533
第七届豫陕晋冀四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
      10月15日,豫陕晋冀四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来自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四省文博单位的百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安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张曼如在开幕式上讲话。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在开幕式上致辞。     河南省文物局副巡视员李玉东在开幕式上讲话。     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蔡理华在开幕式上讲话。     山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常庆和在开幕式上讲话。     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李恩佳在开幕式上讲话。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代表合影留念。     西安博物院代表樵卫新在交流会上发言。     山西博物院信息中心馆员张丽在交流会上发言。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夏文峰在交流会上发言。     中国文字博物馆代表杨焱在交流会上发言。         10月15日,豫陕晋冀四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来自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四省文博单位的百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安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张曼如,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河南省文物局副巡视员李玉东,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蔡理华,山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常庆和,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李恩佳,安阳市文物局局长车俊朝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张曼如在致辞中代表中共安阳市委、安阳市政府和安阳人民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四省都是我国文物资源富集之地,地缘相连,文化相通。历史的渊源把四省的文化博物馆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豫陕晋冀四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是四个文化大省间关于文化博物馆事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张曼如说,希望借助研讨会在我市召开的契机,加强与兄弟城市、单位的交流合作,互通有无,以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为我市博物馆工作提供强大发展动力,积极推动我市文化博物馆事业发展与繁荣。     冯克坚在致辞中代表馆长李学勤先生对博物馆界同仁的到来表示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冯克坚表示,四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必将进一步加深我馆今后在文物保护、考古科研、博物馆陈列展览、对外交流等领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促进四省文物博物馆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玉东在开幕式上说,近几年,陕西、山西、河北在博物馆建设、陈列展览举办、社会服务提升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陕西、山西、河北相比,我省博物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希望参会的三省的领导、专家对河南的博物馆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传授先进经验。本次大会以此为主题,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加强四省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共谋四省博物馆发展思路,共同努力让藏品以及从事藏品相关工作人员更有地位、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推动博物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蔡理华在致辞中说,衷心希望大家在围绕会议主题充分探讨、取得应有学术成果的同时,还要以会议本身作为四省文物系统沟通的桥梁,以会上、会后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加强四省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努力让藏品以及从事藏品相关工作的人员更有地位、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依此推动四省乃至全国文博事业迈上新台阶。     常庆和在开幕式上表示,四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内容从实际出发,形式丰富多彩,对博物馆的工作很有意义。在博物馆发展过程中急需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法、新的服务手段来支撑。今年博物馆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藏品:博物馆服务、沟通的桥梁”,紧扣博物馆工作的宗旨,探讨博物馆工作中人与物的关系,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为推动博物馆走向大千世界,提升博物馆社会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     李恩佳在开幕式上说,四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召开得到文博界的广泛关注。博物馆是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前沿,每届会议的主题都紧扣历史脉搏,这届的主题更加切合博物馆发展的实际。博物馆人通过参加四省论坛,不但增加了知识、拓展了视野、提高了工作素质,对博物馆和个人的发展都有了整体提升。     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四省同处于中华古文明中心区域,地域相邻,血脉相连,文化相近,密不可分。从2008年到2014年,四省博物馆实践与理论研讨会已走到第七个年头,从三省会议到四省会议,从传统的大会交流形式到各种交流展示形式的创新,作为一个区域性交流合作平台,研讨会对有力地促进了四省博物馆的发展,对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研讨会自2008年开始,每年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从2008年的“共建精神家园——博物馆的使命”、2009年的“社会教育服务——当代博物馆的主旋律”、2010年的“公共服务——博物馆公益性核心价值”、2011年的“服务民生——博物馆的责任”、2012年的“挑战——走向大众的博物馆”,到2013年的“博物馆与公众服务”,几乎每次会议的主题都离不开或者说绕不开“服务”和“公众”两个关键词。与前六次会议不同的是,本次会议的主题“藏品:博物馆服务、沟通的桥梁”,直接关注并讨论“藏品”这个博物馆最基础、最具体的工作术语及其功能。     本届研讨会为期三天。来自四省8家文博单位的代表在大会上进行学术交流,同时会议还专门邀请了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主任、教授严建强作题为《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媒体化的任务与方法》的学术讲座。最后将进行四省数字化项目展示活动。     摄影:高珊珊
日期:[ 2014-10-16 ] 阅读: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