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重要资讯
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开馆一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颁奖典礼暨开展仪式
    11月16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举办开馆一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颁奖典礼暨开展仪式。     河南省政府省长助理卢大伟宣布宣布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开展。     中国书协副主席吴善璋在开幕式上讲话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产办主任李宏伟在开幕式上讲话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在开幕式上讲话     河南省书协主席宋华平在开幕式上致辞     安阳市委书记张广智致欢迎词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做开馆一年来工作报告     参赛代表发言     本次书法大赛一等奖获奖作者     本次书法大赛二等奖获奖作者     本次书法大赛三等奖获奖作者     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在我馆合影留念   11月16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举办开馆一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颁奖典礼暨开展仪式。 莅临活动现场的有河南省政府省长助理卢大伟,中国书协副主席吴善璋,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产办主任李宏伟,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安阳市委书记张广智,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主席石跃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协主席宋华平,(原)武警河南总队总队长曹云忠,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俊峰,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二届理事、新疆书协顾问邱零,安阳市委常委、秘书长彭治安,中国书协理事、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杨秉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谢安钧,河南省书协副主席李强,安阳市人大主任周晓春,安阳市政协副主席黄平,安阳市政府市长助理张善飞,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原理事梁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游嘉瑞,新疆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席时珞,中国书协原理事刘普选,安阳市书协副主席张坚,山东临沂钱守宽,安阳市邮政局局长曹建申,安阳移动公司副总经理高长刚,河南省、台湾省、海南省、陕西省、山西省、洛阳市、濮阳市、新乡市等省市文博单位主要领导以及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获奖的部分书法家。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专门发来的贺信,预祝中国文字博物馆一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贺信中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认真开展学术研究交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在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绩,为提高广大观众文化素质,开展中原文化交流,展示中华文化风采作出了很大努力,推进了中国文字、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中国书协副主席吴善璋在开幕式上说,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一年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字、文化专题活动,举办了多次高层次、高水平的书法精品展览,为推动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此次展览必将成为国内外书法艺术顶级精品展览,引领并带动中国书学新发展。通过这次书法展,我希望广大书法工作者、书法爱好者,更加勤奋和努力,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之中,为中国书法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产办主任李宏伟在开幕式上说,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文字博物馆克服重重困难,突破种种难关,不仅实现了高效有序运行,而且在文物藏量、陈展品味、服务水平、学术研究、文化产业等各项事业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我省文化事业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作出了积极贡献。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在开幕上向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颁奖典礼暨开展表示热烈的祝贺。她说,中国文字博物馆以创建国家一流博物馆为目标,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服务设施、提升展示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已经成为河南省特别是古都安阳新的文化地标和对外交往的名片,对于繁荣书法艺术、提升公民文化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的参赛代表钱守宽在开幕式上发言。他说,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了解我国文字发展演变历程、欣赏我国文字艺术独特魅力的好场所。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收集了大量中国历代书法界名家名作,先后举办数次书法展览,并举行开展书法艺术研讨会和大型的书法交流活动,为我国书法界的活跃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河南省书协主席宋华平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此次展览是对我国书坛的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巡礼与检阅,它不仅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也为我国书法家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对繁荣我国书法艺术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希望通过此次展出,能够进一步强化人们的书法意识,提高我国书法艺术整体水平,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做出贡献。 仪式上,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报告了开馆一年来的工作。他说,自2009年11月16日以来,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各项运行管理步入正轨。围绕新馆运行发展基础,着手常规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针对基本功能,扎实推进业务工作;立足全面发展,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放眼长远未来,努力开拓发展新局面。今后将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丰富文物藏量,提升陈展水平,加强学术交流与研究,同时,缜密谋划,积极启动,规划建设好二期工程,确保中国文字博物馆科学长远发展。 安阳市委书记张广智致欢迎词,他说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民族工程、历史工程、国家工程、文化工程。开馆以来,中国文字博物馆紧密结合运营实际,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宣教功能,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研究水平,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此次比赛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河南省书协举办的一次高规格的全国性书法比赛,其获奖作品代表了我国当今书法领域新生力量的最高成就,增强了在中国文字研究方面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仪式上,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组委会领导为获奖作者颁发证书(聘书)。河南省文化强省建设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卢大伟宣布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开展。 为庆祝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一周年,自9月1日起中国文字博物馆精心筹划、周密部署,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分别是兰亭群星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精品展、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一周年受赠书法精品展、秋水文章——李岚清篆刻艺术展、河南省代表书家·李强书法作品展、邵华泽书法展。各大媒体积极支持踊跃报道,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系列展览活动为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一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是中国文字博物馆与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以中国书法家协会为艺术指导单位的全国性书法双年展的启动展。为当代书法家展示才华提供平台,力争办成国内书坛最有影响的赛事之一。大赛冠以“四堂杯”意义深远。“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研究甲骨文的四位著名学者,即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其中罗振玉、董作宾和其他老一辈书家还是甲骨文书法的奠基者。在他们草创时期的成功实践和后人的共同努力下,甲骨文书法从无到有直至今天蔚然于书坛。以“甲骨四堂”冠名,不仅为纪念他们在甲骨学及甲骨书法方面的突出贡献,也为了我们今天的书家能够秉承他们的开拓精神,创造出无愧于今天这个时代的书法艺术精品。 为了保证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的顺利开展。2010年6月9日,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面向全国征集篆、隶、楷、行、草诸体书法作品,一经发布得到了各界书法名家及爱好者的响应,共收到全国各地来稿1716件。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共评出387件书法作品入展,其中评出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5人。本次展览将展示获奖作品30件和其他入展作品,还将展示评委及特邀作品。 本次参展书法家之多,参展作品质量之高,都是空前的,将带领大家共同品味精美的文化艺术大餐,共同感受艺术生命的潮汐与永恒,共同憧憬中国书法艺术云锦满天的未来。
日期:[ 2010-11-16 ] 阅读:1344
将中国文字博物馆建成一个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访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文字博物馆坐落在河南安阳   安新网讯 (记者 王崭)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开馆一周年之际,11月16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就博物馆目前情况和下一步发展接受记者采访。     冯克坚说:“中国文字博物馆一年来,接待了李长春、刘延东、陈至立、陈奎元、许嘉璐等十几位国家领导人,海内外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兴致也很浓,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几十个国家的学者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考察,这说明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一项民族工程、历史工程、国家工程、文化工程,它在世界上的影响是很大的。第一年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落脚地,即是一个落点,更是一个起点。”     当谈到下一步发展时,冯克坚介绍说:“进入第二年以后,我们对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未来作了一个规划。首先,要启动二期工程,一期工程主要用于中国文字的展示,对文字的研究、交流以及教育等功能还比较有限,二期工程计划建立研究中心和博览中心;其次,要把文物征集摆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博物馆的馆藏是博物馆水平的标志之一;第三,在学术研究方面我们已聘请一大批博物馆顾问、学术委员和研究员,此外还着力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学术水平的高低也是博物馆整体水平的一个标志;第四,继续增进交流,不仅要面向国内学术界,还要在馆与馆、馆与校、馆与所之间的开展交流,并计划2011年走出国门,到国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研究;第五,教育要作为中国文字博物馆一个发展方向,教育对象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要把中国文字博物馆建成一个爱国教育基地,建成一个展示中华文明、文化、文字的窗口。”  
日期:[ 2010-11-16 ] 阅读:1315
传播文字文明彰显文字魅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   11月16日,我国首座也是世界唯一的文字馆——中国文字博物馆迎来了开馆一周年纪念日。统计资料显示,开馆一年来,免费接待前来参观访问的中外人士120余万人次,日均客流量4000余人次;举办各类国际友人参与的大型文化活动10多次。中国文字博物馆已初步具备国际性文化交流平台、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社会功能。 该馆建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安阳市,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39751万元,主要包括主体馆、广场、字坊等。馆藏文物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少数民族文字,截止目前,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完成征集到馆及与文物收藏单位或个人达成各类藏品征集意向5460余件,其中入库藏品1744件。藏有文化部、财政部赠送的“中华再造善本” 一套,共计758种8990册。 该馆相继举行了两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和首届“中国文字与中国书法发展研讨会”,还举办了“翰墨春秋——全国百位老书法家作品展”、当代中国600位书法家作品展、4D影片《甲骨文》首映式、《千年甲骨·文明之源》系列邮票首发式、《秋水文章——李岚清篆刻艺术展》、《邵华泽书法展》等10多次特别展览。还接待了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布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及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考古学教授,以及埃塞俄比亚、泰国、蒙古国等6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热爱中国文字文化的国际友人。海峡两岸在此举办了《周易与现代学术论坛第二十一届周易国际研讨会》和“同为华夏子孙,共书甲骨文字” 两岸青年联欢交流活动。 该馆多层次全方位展现了中国文字的无穷魅力,灿烂的中华文明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该馆灵活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技术,成为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普通市民、青少年学生及农民工、残障人士等也纷纷走进展馆,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润物无声中延绵。 据悉,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工程正在强力推进之中。  
日期:[ 2010-11-16 ] 阅读:1147
钱守宽、郭庆、杨城受聘为中国文字博物馆特聘书法家
      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一等奖获奖者郭庆受聘为中国文字博物馆特聘书法家。     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一等奖获奖者杨城受聘为中国文字博物馆特聘书法家。     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一等奖获奖者钱守宽受聘为中国文字博物馆特聘书法家。     中国文字博物馆领导与书法家合影留念   钱守宽先生简介: 钱守宽,1966年生,山东临沂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沂大学(筹)书法课座教授。 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三等奖、全国首届草书奖提名奖、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展览二等奖、“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展三等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高恒杯”全国书法大展三等奖、全国首届颜真卿书法大赛一等奖。并获得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一等奖。     郭庆先生简介: 郭庆,男,1972年生,别署暮榆斋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崇尚质朴古拙、率真自然的书风。作品获奖或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1、“气韵东方-别克君威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二等奖;2、“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优秀奖;3、第四届全国楹联展;4、第八届全国书法展;5、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展;6、中央电视台首届“杏花村”杯电视书法篆刻大赛;7、全国首届大字展;8、第二届“羲之杯”全国书法大赛;9、“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10、“小揽杯”全国书法大赛;11、敦煌全国书画小品展。作品获奖或入展:1、人民日报主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画展二等奖;2、炎帝碑林书画大赛一等奖;3、“金圣杯”三农全国书画大奖赛二等奖;4、中国楹联界首届自撰楹联书法展金奖;5、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佳作奖;6、第五届国际文化交流“塞克勒杯”书法大赛佳作奖;7、二十一世纪全国首届书画篆刻家作品展;8、2004--书法导报国际书法大展;9、海峡两岸甲骨文书法联展;10、中日甲骨文书法作品展。作品入编数十部专辑,并被国内外多家单位收藏或刊石。并获得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一等奖。       杨城先生简介: 杨城,男,汉族,河南永城人,1976年8月出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商丘日报社要闻采访部记者。 自幼学习书法,临池不辍,以“书道应蠲门户见,墨缘广结师友情”为习书座右铭。近年来,在书法理论与创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作品曾在“黄河杯”、“民族杯”、“军旅情怀杯”、“央视2004书画展”、“建军75周年书画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新人新作展入展,高恒杯入展,中国书协第二届扇面展入展,等全国、全军书法大赛中入选、获奖;在《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书法艺术》、《现代书法》、《中国钢笔书法》、《钢笔书法报》、《解放军报》、《前进报》等军地报刊发表书法作品百余幅;20余篇理论文章在《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导报》、《解放军报》上刊登。并获得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精品大展一等奖。    
日期:[ 2010-11-16 ] 阅读: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