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重要资讯
第七届“四堂杯”书法大展评审工作圆满结束
2022年9月22日—23日第七届“四堂杯”书法大展评审工作在河南省安阳市举行。评审预备会现场。评审现场2022年9月23日,第七届“四堂杯”书法大展评审工作圆满结束。本届“四堂杯”书法大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审读、评选优秀作品等环节,共评出200件作品入展,其中优秀作品20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隶书委员会主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书协主席,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顾问张建会;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刘纪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书协主席吴行;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书协主席丁申阳;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书协主席,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胡崇炜;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博物馆书画院院长许雄志;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张建才;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荣宝斋艺委会委员王登科;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行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米闹;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姜宝平;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书法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画院院长刘颜涛;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王志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电视台主任编辑冯华;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河南工作站主任杨柳;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参与了评审工作(以上人员含评委、监委、媒体观察员)。第七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由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省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自2022年4月20日发布征稿启事以来,截至到7月20日截稿,共收到全国各地投稿作者5475人,6211幅作品,其中篆书收稿792件,篆刻收稿506件,隶书收稿1085件,楷书收稿1217件,行书收稿1351件,草书收稿1125件,包含来自马来西亚、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裔及国际友人的书法作品,受到了国内及国际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
日期:[ 2022-09-23 ] 阅读:19202
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IP形象“小仓颉”亮相
汉字是现今世界上唯一历史久远、数千年来持续使用至今的自源性古典文字体系,同时,汉字本身也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为了更加活泼生动地传播汉字文化,中国文字博物馆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品牌授权(IP)设计研究所合作,正式推出一套以汉字发展历史为叙事线索的IP形象设计作品。此次设计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楠教授主持,与团队核心设计师张博等同学经过了近一年的共同创意讨论与推敲,最终得以呈现这套为中国文字博物馆量身定制的IP形象。IP形象是以传说中创造汉字的仓颉为创意原型,通过对其造型的系列化结构设计与涂装,体现汉字书体与对应工具材料呈现载体的发展变化历程,以及与之同时期的服饰与装饰艺术特征。包括小仓颉主形象和穿越于不同汉字发展时代九个不同的形象设计,表现十种代表性书体与其相应的工具材料载体,体现了汉字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紧密关系。主形象设计灵感来自仓颉画像,他身穿树叶做成的披肩和袍子,披散着头发、留着胡子、戴着由红山玉龙设计成的眼镜表现仓颉有四只眼睛的神奇记载。他脚下是时空穿梭门的入口,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时期的汉字呈现的不同载体加以装饰。九个小仓颉的形象融入了不同的载体、字形、书体和时代特征,分别使用了甲骨与雕刻、金文与铸刻、简牍与纸张的书写、雕版与活字印刷,直至激光照排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元素。整套设计试图通过赋予人格化、添加叙事性、加强趣味化的设计方式来生动地传播汉字文化与相关科普知识,寓教于乐之中诠释汉字发展史中汉字字形变化与呈现载体的密切关联。随着中国文字博物馆IP形象的正式发布,后续衍生文创设计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线上展览、潮流玩具、科普动画、故事绘本、文创产品、表情包等形式会陆续与大家见面,让我们共同期待小仓颉这位汉字文化宣传大使为我们讲解更多有趣的汉字故事吧!
日期:[ 2022-09-22 ] 阅读:8145
《汉字》巡展同济大学博物馆展开幕
金秋九月,文字相约。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和上海同济大学联合主办,同济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同济大学图书馆和同济大学博物馆承办的同济大学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暨《汉字》巡展开幕式于9月13日在同济大学博物馆隆重举行。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以视频方式发表致辞,同济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副校长顾祥林,同济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同济大学本科生院负责人戴代红主持,同济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代表和部分师生出席了开幕式。同济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副校长顾祥林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顾祥林副校长指出,今天我们共同见证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暨《汉字》展的开幕,接下来将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是我们学校积极践行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并将其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体现。此次《汉字》展览策划将近一年的时间,将向师生们全面展示汉字书写艺术的神奇魅力以及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汉字文化精华,我们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以视频方式致辞段艳琴副馆长在致辞中指出,此次《汉字》展是全面升级改版后的首次展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线下《汉字》展不仅重新设计版面、增加图文解说二维码,还新增了《汉字·创意·生活》和《跟着汉字去旅行》两个全新的板块,配合此次展览的还有《中华国宝·文物复仿制品展》、多媒体视频展示及木雕版印刷、甲骨拓印和《甲骨文古诗词填空》等多种互动体验项目;线上同步开展云讲座和知识竞答活动。一系列活动让整个展览更加丰富、立体、生动活泼,进一步拉近了汉字与生活的距离,让广大师生以更加熟悉的方式感受汉字魅力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此次展览将通过图片展板、实物、视频、讲座、宣传册、互动游戏、微信平台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全面地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应用历程,生动鲜活地展现汉字的书写艺术形式及其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妙趣精华,立体呈现汉字的无限魅力。由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组成的“汉字”8米竖幅海报《汉字》展十二生肖木雕版印刷互动体验AI智能篆刻体验《甲骨文古诗词填空》互动体验立体汉字艺术家麻进先生的立体汉字展示《汉字》展同济大学博物馆展线下展览从9月13日开始至10月12日结束,首展结束后《汉字》展还将在同济大学沪西校区图书馆和嘉定校区图书馆继续展出,展期将持续至12月中旬。线上部分将通过同济大学博物馆微信平台进行,播放由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示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王双庆的《甲骨文撞上古诗词》云讲座,并将于9月30日开展汉字知识竞赛等内容。爱中华,从了解汉字开始——
日期:[ 2022-09-14 ] 阅读:8179
中国文字博物馆亮相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
由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9月1日上午在郑州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博博会”主题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创新·发展·传承”。中国文字博物馆派出团队参加,与博物馆界同仁及观众交流互动。中国文字博物馆携墨缘、甲骨文魔方、鼎喵小文创、生肖明信片等近百种特色文创产品亮相本次展会,创意与实用性的结合,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字文化产品,受到了现场观众的青睐。在此次展会中,我馆表演的《甲骨文字秀》舞蹈引爆现场,演员用肢体演绎甲骨文文字,为观众呈现出“人”“天”“众”“水”“美”、“好”“安”等甲骨文字。让观众在短短几分钟内领略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观众对“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古诗词活字印刷”等文化创意体验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观众的体验,给大家带来一场近距离的文化体验。我馆甲骨学堂受本届博博会组委会邀请在此次博博会研学云课堂为大家带来《韦编三绝》竹简研学体验课程,让大家了解文字载体竹简编联和书写的相关知识,多元化的呈现了中国造字方法及文字载体。本届“博博会”召开于全国文物工作会之后,党的二十大前夕,共有645家企业及博物馆参展,展览总面积60000平方米。会展内容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回信精神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为指引,全景反映博物馆事业在新时代取得的新发展。
日期:[ 2022-09-01 ] 阅读:15682
“党的语言文字事业百年光辉历程展 ”开展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总结党领导下的语言文字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彰显作为中华基因的语言文字对当代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8月30日上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协办,中国文字博物馆承办的语言文字事业百年光辉历程”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二级巡视员孟庆瑜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王奇,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袁伟,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黄才华,河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与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处二级调研员李伟民,安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薛崇林,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刘纪献,安阳市教育局局长黄艳,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安阳市招生办公室主任张军出席开展仪式。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主持仪式。刘纪献致欢迎辞,他表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领导中国语言文字事业砥砺前行,成功推进几千年来最为深刻而广阔的变革和发展,谱写了中国语言文字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始终坚持以弘扬中国文字文化、传承优秀文化为己任,举办各类精品展览,搭建展示、交流与发展的平台,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不仅让我们回顾党领导语言文字事业的百年光辉历程,更是让我们从中汲取继续奋进前行的智慧力量,不断增强开创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新篇章的责任担当。黄才华致辞说,作为文字之都,安阳市的语言文字工作多年来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次展览,将系统总结百年来党领导下的语言文字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全面呈现不同时期党领导的语言文字政策和实践的变迁、发展进程,展现语言文字工作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显著成就。教育部、国家语委将此次巡展放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体现了对河南语言文字事业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也是对安阳市和中国文字博物馆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孟庆瑜在致辞中说,这次展览展出的资料来自于中央档案馆、教育部、档案馆、国家语委的历史资料以及上海、江西、陕西、河北四省、市语委办协助提供的档案、实物等很多珍贵的历史档案,都是首次对外展出。安阳历史悠久灿烂,语言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举办百年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此次展览将百年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置于几千年语言文化的历史中,予以重新关照,深刻解读,将更好的宣传展示党的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和成就,更好的彰显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引领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坚定决心。开展仪式上,与会领导及嘉宾为共同为此次展览剪彩。领导及嘉宾共同参观展览。游客参观展览。本次展览共展出包括档案、图书、实物等330件展品,分为“星火燎原”“日月新天”“与时俱进”“奋勇逐梦”四个篇章,全面系统呈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的语言文字政策和实践的变迁、发展进程,展现了语言文字工作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显著成就。展期时间为2022年8月30日——11月30日。展览地点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三楼南厅。
日期:[ 2022-08-30 ] 阅读:7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