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重要资讯
“甲骨之约”甲骨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评审预备会召开
2020年10月29日下午,“甲骨之约”甲骨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评审预备会召开。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刘纪献,复旦大学教授、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主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秘书长刘钊,河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康国义,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首都博物馆财务法务与招投标管理部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陈楠,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成员曹方,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方正字库设计总监仇寅,安阳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张道森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段艳琴主持。刘纪献在评审预备会上讲话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贺信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彰显甲骨文的独特魅力,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了“甲骨之约”甲骨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本次大赛,一是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具体体现,期望通过独特、新颖的设计,将古老神秘的甲骨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二是以甲骨相约,创意为桥,让古老与现代相融,展现中华古老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时代风采,以文化自然融入生活的方式来推广甲骨文化。三是以大赛为平台,吸引广大青年更多关注中华优秀文化,并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传播,增强甲骨文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相信在本次大赛评审工作中,各位评审严谨的工作态度,渊博的学识一定可以评选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甲骨文文化创意产品!会上表决通过刘钊为此次评审活动的评审主任,李宽生为监审主任。段艳琴在评审预备会上介绍征稿及前期工作情况通报。评审主任刘钊宣读大赛评审原则,宣读评审办法进行集体讨论,并举手表决通过。监审主任李宽生宣读大赛监审原则和监审流程。“甲骨之约”甲骨文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由中国文字博物馆 、守望汉字联盟主办,安阳市字苑文化产业开发中心承办,自2020年7月20日发出大赛征集启事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大专院校、文化创意企业等相关机构大力支持,在3个月的征稿期间全国各地相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团队、高校师生踊跃投稿参赛,共征集到作品近七百件, 符合规定参赛作品506件,参赛作品实物157件。涉及85个高校,46个企业,二十多个省市。本次大赛将会秉承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件参赛作品进行评比。最终选出甲骨之星特等奖1名,最佳创意奖10名,优秀奖40名,入围奖100名。
日期:[ 2020-10-29 ] 阅读:4573
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完美收官
2020年10月19日至10月25日,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第三次授课在贵州贵阳圆满结束。至此,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完美收官。10月25日上午,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结业仪式隆重举行。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主席兼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言恭达,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顾问包俊宜,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刘纪献,中国文字博物馆首任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研究员冯克坚,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参加了仪式。仪式由段艳琴主持。刘纪献向结业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与学员合影。包俊宜向结业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与学员合影。言恭达向结业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与学员合影。刘纪献在结业仪式上讲话,他表示感谢各位导师在本期研修班授课期间的付出,各位老师穷其所能,把自己在书法创作道路上的所想所悟所得详细的教授给了每一位学员,使学员们受益匪浅,无论是古文字理论修养还是古文字书写技能都有很大提高。通过授课,开阔了学员的视野,提升了学员的创作水平,使大家对中国文化、中国古文字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的成功离不开各位导师和学员的支持。最后祝各位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勤奋的学习进取中,有更大的提高。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共历经三次授课。2019年9月15日,为期5天的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第一次授课在甲骨文的故乡安阳圆满结束。言恭达、徐在国、范正红、邵佩英、谷松章、刘颜涛6位导师分别以《书法文化的哲学意蕴与美学精神》《古今文字的桥梁-说文解字》《关于甲骨文书法及其创作的问题》《篆书技法训练与创作》《书写与制作》《篆书概览》等为主题,讲授了书法艺术理论,文字结体特征,古文字书写等主要内容并根据每位学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临帖、创作方面的指导和示范。2019年12月31日,为期5天的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第二次授课在福建省福州市圆满结束。刘恒、刘钊、铸公、刘绍刚、赵山亭五位导师分别以《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篆书在中国文化与书法中的地位和意义》《古文与简帛书法漫谈》《古文字书法临创若干问题》等为主题,讲授了古文字理论,文字结体特征,古文字书写等内容。2020年10月19日至10月25日,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第三次授课在贵州贵阳圆满结束。言恭达、包俊宜、戴文、陈松长、仇高驰、王蕴智、傅亚成,七位导师以《篆学探真》《行草书、篆书作品图例简说》《展览的书法形制与创作思考》《文字与书法》《篆书基础散论》《早期文字额结体及其书写特征》《漫谈综合修养的提升与淬炼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为主题讲授了古文字及书法艺术的理论知识、书写技能、学习方法,并对学员带来的习作进行了点评,指导他们解决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结合学员特点指明个人发展方向和阶段目标。授课现场。在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授课期间,导师们从甲骨文知识、书创基本技能、笔法章法、临摹创作入手,详细分析书法中的每一个细节并现场指导学员作品。学员们通过本次学习,以墨传薪,以笔诉情,扩充了知识储备,提升了专业素养,提高了书写技能,强基固本,收获满满。来自河南安阳的李亚男学员感触很深,他说通过本期鼎甲班三次集中授课,使我重新梳理了对古文字的发展脉络,明白了学习古文字的重要性,熟悉了一些文字的造字规律,老师们深入浅出的点评和讲解,使我们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正的地方,感谢中国文字博物馆为我们提供的平台,我一定会不断提高对古文字的认知,研习传统,努力提高自己古文字的创作能力,相信通过努力将来会有更大的收获。来自江苏扬州的张勇学员说,通过本期研修班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一是明确目标,几位老师在授课时都说到,学习要有目标,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保持一定的动力;二是坚持传统,临摹经典范本,作品要以古为准,不要靠近时人作品;三是坚定学习信心,无论学习什么,要坚定信心,不忘初心,沉下心来学习,板凳需坐十年冷;四是加强古文字研读,作为古文字班研修班的学员,在创作作品时不能写别字、错字,以严谨的态度来治学。来自河南洛阳的韩明利表示,感谢中国文字博物馆搭建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这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我有机会可以聆听书法界和古文字界顶级名家的精彩授课。通过本期研修班的授课,加深了我对古文字和书法创作的理解,提高了综合文化艺术涵养。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深知虽然艺术之树常青,但求学、奋进之路漫长,需要去跋涉、去探索、去思考、去追寻。本期研修班三次学习后,我会牢记名家教诲,时刻鞭笞自己,使自己的书法艺术创作之路更上一层楼。 
日期:[ 2020-10-24 ] 阅读: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