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重要资讯
鼎甲•2018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结业师生联展开幕式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开班仪式2019第二届“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师生优秀作品联展举行
金秋时节,和风送爽。9月11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鼎甲•2018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结业师生联展开幕式、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开班仪式、2019第二届“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师生优秀作品联展开幕式隆重举行。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言恭达,中国文字博物馆首任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研究员冯克坚,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邵佩英,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在国,西泠印社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画院执行院长谷松章,中国书法家协会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傅亚成,镇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陆艳华,丹徒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包荣军,安阳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苏保民,安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安阳市文联党组书记兼主席郑象征,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魏文萃,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出席开幕式。仪式由段艳琴主持。魏文萃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时代要求,将传承和弘扬文字文化艺术为己任,长期致力于文字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传播,并为此做出了积极贡献。鼎甲·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自2016年开班以来,现已成功举办三期。今天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隆重开班,希望每位学员认真学习,在今后创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记录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做有家国情怀,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操的优秀书家,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陆艳华代表2019第二届“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师生优秀作品联展主办方致辞。她表示,感谢中国文字博物馆为传承书法艺术、弘扬汉字文化所做的贡献,以及对“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和“守望汉字”嘉年华活动及本次师生联展的鼎力支持。为了进一步推动国际青少年汉字文化和书法艺术交流,镇江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带动了海内外7万多人参与,汇聚和挖掘了一大批青少年书法才俊。今天在这里展出的是第二届“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获得米芾奖的8件作品,获得一等奖的102件作品以及指导老师代表书法作品20件。鼎甲·2018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班主任傅亚成在发言中说,鼎甲·2018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自2018年11月开班以来,经过四次授课,分别邀请了当代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理论家、古文字学家担任导师为学员授课。导师们授业解惑,学员们虚心求学,学员不论是在古文字理论修养还是在古文字书艺技能上都有很大提高。通过导师层层筛选,本期研修班选出优秀学员20人,临摹与创作优秀作品40幅;入展学员40人,临摹与创作作品135幅;20位研修班导师临摹创作作品,师生联展集中展示了在导师带领下学员们古文字书法创作水平。言恭达在仪式上讲话,他表示,美育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对全国文艺工作者发布一个重要的号召,就是弘扬中华美德美学精神,并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方向,这对我们从事文学艺术包括文字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不同于目前全国互联网时代一般性的书法比赛,实施这项活动突出了三大特点:公益性、人文性和国际性,这是对美育精神积极地推广。我们要不断提高书法艺术水平和书法理念,通过更多书家的笔和墨,让中华美学精神通过实践得到进一步弘扬。仪式上,李宽生为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导师邵佩英、谷松章颁发导师聘书。李宽生为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班主任聂书春、陈则威颁发班主任聘书。李宽生为鼎甲·2018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优秀学员焦新帅、王鑫颁发助教聘书。仪式最后,言恭达、冯克坚、苏保民、郑象征、陆艳华、邵佩英、李宽生、包荣军共同为鼎甲·2018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师生联展开幕式、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开班仪式、2019第二届“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师生优秀作品联展开展剪彩。与会领导、嘉宾以及各位导师、学员共同参观展览。言恭达先生为鼎甲·2019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开班讲授第一课。言恭达先生以《书法文化的哲学意蕴与美学精神》为题,从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特质、哲学依据、思维形式和审美品格,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精神与原理活化,当代书法艺术的审美转型与文化自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他表示,当代书法艺术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在书法文化的本体规律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上,当代中国书法事业发展的文化自觉从根本上需要哲学思考。
日期:[ 2019-09-11 ] 阅读:7196
“汉字精神励少年”研学活动进校园—走进汤阴县瓦岗乡辛庄小学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4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精神励少年”研学活动进校园走进汤阴县瓦岗乡辛庄小学。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于笑莹,安阳市教育局研学工作负责人贺长平,瓦岗乡党委书记张海波,瓦岗乡中心学校校长于文凯,辛庄小学校长王红新等领导出席了仪式,瓦岗乡中心学校及辛庄小学的同学们参加了活动。李宽生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十分重视汉字文化传承工作,开辟了甲骨学堂、专家大讲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等,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学好汉字、用好汉字、爱上汉字、传播汉字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我馆从2019年9月起每月进行“汉字精神励少年”研学活动进偏远山区、贫困小学。通过汉字精神励少年活动,可以使更多没有来到博物馆参观的学生,也能够了解历史、了解博物馆、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使文化下乡工作,研学实践教育进校园活动开展的更加扎实有效,让更多的乡村孩子受益。王红新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辛庄村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定点帮扶单位,近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助力辛庄村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今天“汉字精神励少年”研学活动走进辛庄小学,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一定会有不同寻常的收获。在仪式上,领导和嘉宾向辛庄小学的同学们赠送学习用品。仪式结束后,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团队现场给同学们讲授《开学第一课》,通过讲解一些简单的甲骨文字如人、大、国、家、美、好等,让孩子了解甲骨文的特点,明白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之源。课上着重讲解“正、直”二字的造字本义和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做正直、守礼的新时代少年。活动现场,同学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同学们兴趣盎然的进行甲骨文十二生肖T恤制作。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六年级的郑文科同学感受很深,她说:“今天,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开学第一课,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且我还亲手绘画了甲骨文的T恤衫,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亲自去中国文字博物馆,去学习更多的甲骨文知识。”六年级的魏加甜同学说:“通过参加这次研学活动,我收获了很多。我不仅了解了汉字的演化过程,而且对汉字文化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更加发奋努力,学习并传播我们中华的汉字文化。”
日期:[ 2019-09-04 ] 阅读:7112
亲情中华•中国文字丝路行——《汉字》 国际巡展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开幕
匈牙利当地时间9月1日下午,亲情中华·中国文字丝路行——《汉字》国际巡展在匈牙利展布达佩斯隆重开幕。来自中匈各界的100余名汉字文化爱好者参加展览开幕式。当地时间2019年9月1日下午,亲情中华·中国文字丝路行——《汉字》国际巡展匈牙利展开幕式在布达佩斯匈牙利科学院隆重举行。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文化参赞王峥,匈牙利科学院院士、著名语言学家、汉学家包甫博,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匈方校长郝清新,河南省侨联副主席刘合生,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长治,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段艳琴,安阳市侨联主席薛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钱竹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匈牙利各地的华人华侨和汉字文化爱好者1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河南省外宣办主任郑延保主持。匈牙利科学院院士、著名语言学家、汉学家包甫博代表匈牙利科学院院长致欢迎辞。包甫博指出,“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文化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甲骨文就是其中之一。甲骨文作为史料证实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繁荣,在今天,随着人类社会审美观念的进步,甲骨文本身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特征,双重的文化属性更加彰显了它被发明的意义。”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文化参赞王峥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峥在致辞中说,“中匈两国有着传统友谊,两国人民对对方民族的文化都怀有深刻的印象和向往。目前匈牙利有五所孔子学院,有许多匈牙利人在学习中文,他们都是从汉字开始了解中国。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匈建交70周年之际举办此次展览,是一次两国之间的文明互鉴之旅、连通民心之旅、友谊亲和之旅。我衷心希望,此次汉字巡展成为促进中匈友谊的使者,载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史册”。河南省侨联副巡视员刘合生致辞。刘合生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亲情中华’是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重要工作品牌,华侨华人是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天然桥梁和纽带,在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中做出了很多务实且富有成效的贡献。此次侨联联动各部门,组织汉字巡展就是要把中国独特的文化以及汉字中包含的精彩故事带到匈牙利,意在引发中匈文化的共鸣,架起两国间的民心之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是中国人民送给匈牙利人民的一份文化礼物”。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匈方校长郝清新致辞。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匈方院长、著名汉学家郝清新在致辞中表示,“汉字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是一种强力的文化传播工具。在历史上,汉字的统一大大便利了国内各方的交流。甲骨文的出现和演变不光为中国文化发展做出贡献,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东亚语言文化发展的进程,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段艳琴在开幕式上致辞。段艳琴向出席开幕式的嘉宾介绍了展览的基本情况。她说,亲情中华·中国文字丝路行——《汉字》国际巡展是由中国侨联主办,河南省侨联联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安阳市人民政府、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单位共同承办的大型文化展览。本次展览活动得到了经济日报报业集团《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的有力支持。该展览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原《汉字》巡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提升,主要包括《汉字》展、《结晶——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和《再造甲骨——甲骨文创意设计展》三个部分,同时辅以文字文化创意设计产品展示、书法现场演示和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活动,融互动性、参与性于一体,全面展示了汉字发展演变历程,直观、生动、有趣地呈现了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为海外友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文创产品亮相布达佩斯。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为观众义写书法作品。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深受观众喜爱。中外友人在认真参观展览。中外友人在认真参观展览。中外友人在认真参观展览。开幕式结束后,出席活动的嘉宾和观众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参与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铅活字中华诗词印刷、书法现场义写等活动,真切体验汉字文化的无限魅力。匈牙利科学院。匈牙利为《汉字》展发行邮票。
日期:[ 2019-09-01 ] 阅读:5047
亲情中华•中国文字丝路行——《汉字》 国际巡展法国展新闻发布会在巴黎举行
法国当地时间8月28日下午,亲情中华·中国文字丝路行——《汉字》国际巡展法国里昂展新闻发布会在巴黎洲际酒店举行。来自中法各界的百余名汉字文化爱好者和近20家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法建交55周年,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亲情中华·中国文字丝路行——《汉字》国际巡展将于2019年9月20日在法国里昂证券交易宫举办。法国当地时间8月28日下午,展览承办单位在巴黎洲际酒店举行了展览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河南省外宣办主任郑延保主持。法国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法国国家人类博物馆馆长、原法国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柯梦德,法国历史学家、艺术史教授、《费加罗报》政论记者伯纳德·布里兹,法国国际展望基金副主席奥利弗,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一等秘书梁成喜,河南省侨联副巡视员刘合生,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长治,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段艳琴,安阳市侨联主席薛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钱竹等嘉宾出席发布会,来自中法各界的百余人参加。发布会由河南省外宣办主任郑延保主持。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一等秘书梁成喜在发布会上致辞。梁成喜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法建交55周年之际举办这样的展览意义非凡。他说,汉字见证了中华文明连绵不绝、源远流长的历史,以汉字为桥,世界了解了中国,中国认识了世界。作为中华文明的语言结晶,汉字承担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任。随着中法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阅读中国的精彩故事,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举办这样的展览将打开一个新的窗口,让法国公众在神奇的汉字之旅中,进一步走近中国,感知中国的悠久古老,繁荣发展和日新月异。法国历史学家、艺术史教授、《费加罗报》政论记者伯纳德·布里兹在发布会上发言。伯纳德·布里兹坦言,“我对中国文字一无所知。虽然我不了解汉字,不会写汉字,但是我却可以感知出中国文字的美。当我看着朋友送给我的书法作品时,我会怀着惊叹和幸福来阅读这幅作品。”他回忆自己的中国之行说,“我受邀到中国三十多次,我十分热爱中国。在南京大学讲学时,当被问及中国文化是否会被世界文化冲击,逐渐消逝时我回答道,不用担心,只要中国的汉字不消失,中国的文化就不会消失。”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长治在发布会上致辞。李长治指出,安阳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地,中国文字博物馆所在地。由甲骨文逐渐演变而来的汉字,数千年来始终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记录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也成为华夏子孙生生不息、心心相印的纽带。中国文字博物馆近年来精心打造的汉字国际巡展受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热烈欢迎,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建的典范,是安阳市、河南省乃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靓丽名片。同时,安阳历史悠久灿烂,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欢迎大家到安阳考察交流,品味安阳历史、探寻殷商文化、游览秀丽风光、追寻汉字芳华。经济日报报业集团《艺术与设计》杂志社社长钱竹在发布会上发言。钱竹发言时强调,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智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撇一捺、一横一竖,它的形音兼备,它的刚柔并济,它独一无二的书写乐趣和艺术与设计的境界,都构成了一个个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当我们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们就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走进了中国人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本次展览紧扣生活脉搏,注重文化与科技、传统与时尚、艺术与设计的结合,是面向法国的中国文化爱好者精心打造的文化艺术传播综合活动。观众参观展览预展内容。发布会结束后,与会嘉宾纷纷参观《汉字》国际巡展的预展内容。他们时而在展板前驻足凝神,时而面带会心笑容。有几位华人华侨还带着小孩参观预展,他们边给孩子们讲展板上的内容边教孩子们认识汉字,了解汉字知识和汉字背后的故事。一些学习汉语的法国学生也饶有兴味地参观预展,以便和自己在书本上学的汉字和汉语知识相对照。法国多位艺术家在发布会后接受《艺术与设计》杂志的专访,他们的感受折射出汉字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无限魅力。法国亚洲文化中心主席安德烈·费尔南德斯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年来我见证了中国与法国的共同发展进步。法国文化是欧洲文化的代表,历史悠久,如同中国文化一样。文字作为中法文化的连接点之一,绝不仅仅局限于艺术品展览,它们在未来还可能会在更多层面产生共鸣与交集,在不同领域都可以发光发热。我很期待中国与法国的进一步共同合作,尤其是文化合作,通过文化交流,我们可以进一步地打破对彼此的刻板印象,文字在其中,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法国知名艺术作家安妮·曼多拉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她对汉字美学充满了兴趣,并且非常好奇汉字的含义。“我虽然不会说汉语,也没有学过汉字的书写,但我认为汉字的书写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美学方法。到了成年时代,我才认识了中国文化,例如虚和实等。现在我用中国毛笔创作,与西方绘画的工具结合,比如和粉状颜料结合。我也试着用宣纸创作,经常去博物馆看中国作品展览。通过了解了一些中国文字雕刻家的作品,我逐渐找到了自己新的创作方式。”她说,她很希望能去中国。《再造甲骨——甲骨文创意设计展》、文字文化创意设计产品亮相发布会。亲情中华·中国文字丝路行——《汉字》国际巡展是由中国侨联主办,河南省侨联联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安阳市人民政府、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单位共同承办的大型文化展览。该展览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原《汉字》巡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提升,主要包括《汉字》展、《结晶——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和《再造甲骨——甲骨文创意设计展》三个部分,同时辅以文字文化创意设计产品展示、书法现场演示和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活动,融互动性、参与性于一体,全面展示了汉字发展演变历程,直观、生动、有趣地呈现了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为海外友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经济日报《艺术与设计》杂志社为此次展览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汉字》国际巡展展览场地——法国里昂证券交易宫。据悉,亲情中华·中国文字丝路行——《汉字》国际巡展将于9月20日至22日在法国里昂证券交易宫隆重举行。
日期:[ 2019-08-28 ] 阅读: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