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重要资讯
“一字千金——中国汉字创意密码”推介会在港举行中国文字博物馆互动体验活动亮相推介会
“一字千金——中国汉字创意密码”推介会暨豫港殷墟甲骨文文创艺术设计比赛”香港校界说明会10月29日下午在香港信义中学举行。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文“字在田园”立体拼图现场体验拼装活动、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等互动游戏受到了香港群众的欢迎。在推介会上,豫港殷墟甲骨文文创艺术设计比赛的正式启动,豫港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文字博物馆将协助推进豫港殷墟甲骨文文创设计比赛、殷墟甲骨文文字及文创进校园、“探访甲骨文发源地”豫港学生交流等活动。推介会现场汇聚了来自河南省文旅厅、安阳市的多位领导及香港教育、旅游界的杰出代表。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在致辞中强调了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成熟文字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安阳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他提到,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安阳以其丰富的文旅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甲骨文字互动体验活动 让推介会耳目一新安阳以“字”为媒,为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开启了一段又一段文化之旅。与会嘉宾在推介会上体验了甲骨文“字在田园”立体拼图现场体验拼装活动、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等互动游戏。“字在田园”立体拼图巧妙地通过立体空间,将“人”“兔”“禾”等18个独立甲骨文字和“休”“林”“森”“渔”4个隐藏甲骨文字与古代田园风光融合一体,再现了古代美好田园生活。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让现场观众认识甲骨文的同时,还能亲手体验古老而有趣的手工印刷,感受数千年中华先民的智慧。与会的嘉宾参观了文创集市上文创产品的展示,现场气氛热烈,文创市集充分展现了安阳文创产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在签约仪式环节,安阳与香港的旅游界和教育界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地在文旅领域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此次推介会不仅是安阳文旅产业发展成果的一次重要展示,更是豫港两地全面深入学习交流的宝贵机会。 甲骨文文创进校园 互动环节引学习热潮随着舞台上演员们用身体摆出一个个甲骨文造型,舞台下的师生们踊跃举手猜测这些甲骨文所对应的现代汉字,猜对的师生获得了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艺术品作为奖励。在这样的互动环节中,香港师生感叹见识了“一字千金”,有文化必安阳,也表示想要亲自来到安阳,深入了解文字之美,探索汉字起源。据了解,本次推介会安阳专门带来10套精美的殷墟甲骨文文创产品进行校园展出。这些展出的文创艺术品有甲骨文的文具、文件袋、扭计骰(魔方)、锁钥扣、冰箱贴等。学生们边观看边赞叹,中华远古的文字在现代生活用品上重获新的生命,呈现了字的美丽和新潮。据悉,这10套文创展品将送给11所香港学校,在校园展览日期为11月1日至30日,并将留在香港,成为香港学生的学习用品。此外,推介会还宣布了艺术设计比赛规则以及获奖选手游学邀请。这些活动旨在将甲骨文文化带入校园,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安阳,这座拥有几千年文化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成为一生必去的城市之一。
日期:[ 2024-10-31 ] 阅读:1659
“郑州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
10月25日下午,“郑州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旨在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高校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行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大学生思政实践教学、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安阳市政府参事李宽生,宣传教育部党支部书记、主任于笑莹,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薛安国,党委副书记高昂,副院长任中义、徐志翔,团委书记胡树飞等人出席仪式。仪式上,李宽生首先致辞,他对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历史背景、社会教育功能等进行了简要介绍。他指出,此次与郑州大学的合作,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丰富资源与郑州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出一系列富有特色、富有成效的思政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建立馆校合作的长效机制,推动双方的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和突破。刘吕红致辞,汉字很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以汉字为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的课程,郑州大学和中国文字博物馆联手深入推进思政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让学生走进汉字大课堂,让该基地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期待在更多的方面与中国文字博物馆进行合作,产出更多的成果。随后,李宽生与刘吕红共同为“郑州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标志着这一合作项目的正式启动。仪式结束后,领导和嘉宾开座谈会,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推动双方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郑州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的成立,是郑州大学与中国文字博物馆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的重要里程碑。双方表示,将以此次揭牌为契机,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共同为培养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作出贡献。
日期:[ 2024-10-26 ] 阅读:1590
“全球首批甲骨数字回归”专题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幕
2024年9月30日上午九点,由中国文字博物馆与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全球首批甲骨数字回归”专题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宣文馆一楼隆重开幕。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常慧芹,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宁红亮,安阳市政府副秘书长焦亚军,安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融媒体中心主任赵留平,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友成,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等人出席开幕式,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魏文萃主持本次开幕式。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甲骨文物时代久远,非常脆弱,保存难度大,价值又十分珍贵,甲骨文数字回归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全球首批甲骨数字回归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数字甲骨共创中心”将不断收集全球各地的甲骨文信息数据,让甲骨文通过新技术手段重回故乡。随后,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常慧芹宣布“全球首批甲骨数字回归”专题展开幕。据悉,“全球首批甲骨数字回归”专题展首次实现了海外甲骨文物的数字化采集。该展汇聚了来自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博物馆的七片甲骨高精度图像及其释文、释义,并介绍了全球范围内的甲骨收藏概况。展览通过高清视频、高保真图像和图版、互动展示等多种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次全面且深入的甲骨文化体验。裸眼3D视频的运用,更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向观众呈现现代科技手段加持下的甲骨状态。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魏文萃表示,“全球首批甲骨数字回归”专题展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殷墟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为了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甲骨文发现125周年的实际行动。本次展览是我国综合国力、文化影响力提升的生动体现,对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自沈阳市大东区辽沈三校的学生朱泓霖说到,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从韩国回归的甲骨,我还亲手制作了甲骨印章。我感觉祖国确实变得强大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流失在海外的国宝回归祖国的怀抱。中国文字博物馆一直致力于甲骨文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这一古老的文字在当代焕发新生。未来将积极与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作,全力推动全球16万片刻辞甲骨数字化回归故乡,并将陆续展出后续成果,展现这一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共同见证甲骨文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数字焕新之路!  
日期:[ 2024-09-30 ] 阅读:2201
字承古今 文润天山 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字边疆行 甲骨进校园”主题活动 启动仪式在哈密市第十一中学举办
2024年9月23日上午,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哈密市博物馆联合发起的“文字边疆行 甲骨进校园”主题活动在哈密市第十一中学举办启动仪式,一场跨越3300多年,2500多公里的古今对话、文明互鉴就此展开。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哈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阿娃汉·玉努斯,哈密市文博院党支部书记马迎霞,哈密市第十一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吴晓燕,哈密市第十一中学校长杨楠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哈密市第十一中学600余名学生参加了启动仪式和体验活动。李宽生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文化是国家软实力,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对促进各族人民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活动位于甲骨文故乡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以“一片甲骨惊天下”展览为载体,通过主题课程、特色体验等方式,将汉字教育和亲情教育、德育教育、美育教育相结合,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启发青少年学生从文字的角度诠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为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阿娃汉·玉努斯在启动仪式上说,“文字边疆行、甲骨进校园”教育项目的实施,旨在促进中华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进校园、进课堂,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汉字文化,引导各族青少年学生从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相信以豫哈文化交流为契机,必将进一步密切两地人民的感情,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作,助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启动仪式上,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代表中国文字博物馆向哈密市第十一中学捐赠书籍,第十一中学校长杨楠接受捐赠。哈密市文博院与哈密市第十一中学签订馆校共建协议。仪式结束后,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社教老师为现场参加活动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以甲骨文为主题内容的课程——《甲骨文里的人生智慧》。“大家知道什么是甲骨文吗?”“甲骨文中的‘学’字像两只手拿着什么?是计数的算筹?”中国文字博物馆社教老师通过甲骨文科普课堂,讲解汉字文化和甲骨文知识,学生们识其字、读其文、想其事,触摸文明之源。从“学习”“正直”“人”“友”等的甲骨文字的解读传递给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传递爱国情怀。同时,中国文字博物馆为了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触摸甲骨文,感受历史脉搏,将竹简编连、甲骨文字雕版印刷、DIY甲骨文T恤、手绘甲骨文书包、甲骨片缀合、青铜拼拼乐、甲骨文书签等互动体验活动带进了校园。这些互动体验项目,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边玩边学中认识甲骨文、爱上甲骨文。“这幅是甲骨文的‘鼠’字,雕版印刷非常有趣,我想到甲骨文发现地安阳探寻汉字之美。”哈密市第十一中学小学部学生妮尕热·巴吐尔说。中国文字博物馆赠送哈密市第十一中学的“一片甲骨惊天下”微展览在少年宫二楼走廊面向学生们展出,学生们可以随时来这里感受甲骨文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传承。“文字边疆行 甲骨进校园”主题活动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殷洹文化润边疆”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将走进哈密市一区两县20所中小学校,传承弘扬殷墟甲骨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中国文字博物馆“殷洹文化润边疆”系列活动是河南“文化润疆”、促进“三交”的重要抓手,自7月22日在哈密市启动以来,举办了“文字里的中国——家国情怀”特别展、“汉字之美——中华汉字展”及百名新疆青少年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乌鲁木齐市学生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录制央视“开学第一课”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起豫哈两地友谊桥梁,让“文化润疆”基因浸湿孩子心田。“下一步将不断丰富研学内容和形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促进豫哈两地文化交流和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表示。
日期:[ 2024-09-23 ] 阅读: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