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重要资讯
第五届“四堂杯”书法大展获奖作者名单、入展名单
第五届“四堂杯”书法大展获奖作者名单(共20人) 顾可仑(安徽)   陈添荣(福建)   吕剑贵(福建) 史志伟(广东)   肖  灿(广东)   陈有宁(广东) 邓红云(河南)   王东来(河南)   徐要洲(河南) 孟  伟(河南)   古  飞(河南)   邓翠萍(湖北) 张云峰(湖南)   王湛迪(吉林)   刘孝龙(江苏) 曹政鸿(江西)   李  凭(辽宁)   马枭雄(辽宁) 李志刚(山西)   赵  安(陕西)   第五届“四堂杯”书法大展入展名单(共199人,含获奖名单) 安徽省(4人) 顾可仑   王秀权   许方俊   陈万祥 北  京(4人) 刘  权   包良达   闫  凯   赵  振 福建省(10人) 高  晖   陈年春   陈添荣   陈超勇   张彬华 林回力   朱钟平   吕剑贵   杨世辉   邹泉生 甘肃省(6人) 郑富舟   王健鹏   张兆鹏   张  鹃   赵世峰 曹恩东 广东省(11人) 殷振林   施碗鑫   詹梦卿   李一帆   黄倩婵 史志伟   朱定荣   肖  灿   陈有宁   王慧芬 黄显达 广西省(3人) 蒋  锐   刘金奇   刘树彪 贵州省(2人) 杨政远   李邦杰 河北省(14人) 郝  峥   辇宏伟   罗  钢   刘国京   侯伯泉 彭根茂   董永志   徐春旭   王永亮   邢富强 张占军   陈  韬   黄子麟   丁岩岩 河南省(34人) 王针朋   冯  立   王建国   张学涛   王永强 郭小红   王东来   邓红云   廖树富   韩志强 贺  剑   李希顺   张东升   田华璞   孙瑞豪 赵志宇   高有耕   韩明利   王雪梅   焦新帅 胡  斌   古  飞   李  典   张湘莹   陈  辉 郭延兴   杜怀亮   陈家全   徐要洲   谢  明 史俊良   孟  伟   白洋涛   秦  朋 黑龙江省(3人) 赵书中   程晓海   李  博 湖北省(4人) 陆全咏   邓翠萍   郝升甫   张学怀 湖南省(9人) 张云峰   陈  华   蒋晖鹏   周文强   陈志龙 赵红萍   郑钧友   易添顺   匡志勇 吉林省(4人) 关大朋   孙玉福   王湛迪   刘  涤 江苏省(9人) 吴建军   姜苏海   严必前   刘孝龙   宋美臻 黄  冬   唐志昂   郭志荣   葛丽萍 江西省(10人) 张博玉   朱丽清   邹北生   陈德华   林琪清 郑顺明   陈建国   曹政鸿   鄢  芬   江文远 辽宁省(16人) 兰德军   李  凭   依凤利   李波洋   陈彩霞 马枭雄   崔红敏   李子扬   沈  玲   刘长龙 温尚萍   应立博   吴洪旭   高  岩   冯  浩 成勇杰 内蒙古(1人) 王宇光 宁  夏(1人) 褚  旭 山东省(23人) 闫井贺   张伟杰   汪立德   陈希军   高卫兵 王守乾   张  盛   杨天鸣   赵  旭   陈月寒 杨刚亮   宋  刚   于忠斌   仲艳萍   任绪武 蒋春民   钮  滨   赵贤若   谢万臣   张新国 王同毅   冯家常   张鹏飞 山西省(6人) 张耀庭   李志刚   李鹏举   吉  师   王正峰 王世杰 陕西省(4人) 赵  安   成  欢   李小云   刘伟明 上  海(1人) 吴  钢 四川省(3人) 邓小江   刘智强   杨  阳 天  津(5人) 韩  龙   史  东   刘  斌   刘玉国   张  勇 浙江省(4人) 吴仲云   姜  志   侯海蓉   牟长安 重  庆(8人) 刘思彤   尹义桐   卢  森   田智勇   杨  响 李忠平   罗来福   方克朋   第五届“四堂杯”书法大展公告         请入展第五届“四堂杯”书法大展的作者将个人详细信息(姓名、联系电话、具体通讯地址)及开户行名称、银行账号发送至展览组委会邮箱:stbzwh@126.com     请投稿篆刻作品的入展作者,将篆刻作品中任意一方原石,于2018年5月10日前邮寄至中国文字博物馆。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人民大道东段656号于洁收     电话:0372—2266258
日期:[ 2018-04-26 ] 阅读:3672
《汉字》巡展贵州师范大学站隆重开展
      2018年4月23日《汉字》巡展贵州师范大学站隆重开幕,开幕式由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罗仁祥主持。     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琴在开幕式上致辞。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银熙惠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文字博物馆文物征集保管部主任魏文萃在开幕式上致辞。     《青少年书法》杂志主编、西泠印社理事谷松章老师现场书法演示。     领导和嘉宾参观展览。     《中华国宝·青铜器仿制品展》     中国文字文化创意产品展     学生体验互动项目     雕版印刷互动体验           4月23日上午,《汉字》巡展贵州师范大学站在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隆重开幕。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琴,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银熙惠,《青少年书法》杂志主编、西泠印社理事谷松章,中国文字博物馆文物征集保管部主任魏文萃,以及贵州师范大学学校相关部门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罗仁祥主持。     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琴在开幕式上指出,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文化之根,其产生与发展凝聚了炎黄子孙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心血智慧,是中华民族融合、进步、走向统一的文明历程的写照。此次展览带领我们走进汉字历史,博览汉字源流,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发挥语言文字工作在“一带一路”这一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银熙惠在开幕式上表示,《汉字》巡展为贵州师范大学师生近距离了解中国文字历史、欣赏中国文字艺术、品味中国文字妙趣、感受中国文字生命力和凝聚力搭建了平台。希望老师们、同学们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自觉增强传承和弘扬中国汉字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全校掀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热潮。     中国文字博物馆文物征集保管部主任魏文萃在开幕式上对展览进行了介绍。她说,《汉字》巡展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秉持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诉求精心打造的,面向国内外的大型文化展览。该展通过系统全面地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应用历程,生动鲜活地展现汉字的书写艺术形式及其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妙趣精华,集中浓缩了汉字对推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     此次我馆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汉字》展,不仅包括主题展览《汉字》展,还有《结晶——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中华国宝·青铜器仿制品展》、中国文字文化创意产品展、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古诗词活字印刷、书法名家现场书写演示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体验活动,给大家带来一场近距离的文化盛宴。
日期:[ 2018-04-23 ] 阅读:2134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当代思考》——言恭达先生向铜仁市文化系统干部职工作专题讲座
言恭达先生以《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当代思考》为题向铜仁市文化系统干部职工作专题讲座。 铜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刘五星主持了本次讲座。     4月17日下午,言恭达先生在铜仁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当代思考》为题向铜仁市文化系统干部职工作专题讲座。铜仁市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及铜仁学院、铜仁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师生代表参与本次讲座。 讲座以《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当代思考》为题,解读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性”“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及核心理念”“中华文明的价值取向”和“中国文化的价值本原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等方面。以此为基础,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文艺发展新思想的论述,阐释了中国当代文化传承的脉络、现实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解析了对当代文化的思考。他总结提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其要义是核心价值与现代艺术精神的重建;要心存文化信仰、文化敬畏,追寻中国文化应有的人文品味、艺术格调与审美高度,追求良知,追寻忠诚,追求文化价值;要将艺术还原于文化,求真于经典,提升于大众,引领于方向,积累于当代,实现从小技进入大道,从小我进入大我,从小众进入大众,从小文化进入大文化的历史性进程,真正赢得无愧于时代的文化身份。   言恭达先生简介:     清华大学教授,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友协国际艺术交流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教育部全国书画教育协会副主席,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顾问。     言恭达受业于著名书画家沙曼翁、宋文治先生,精多种书体,工篆刻、善绘画,作品参加过第二至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国际书法展和当代名家书画篆刻作品展,先后在500多次国家级、国际性和各类全国性展览中入选并数次荣获大奖。作品多次赴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与地区交流。作品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卷)和(篆刻卷)、《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等二百多种全国性专集以及《当代书法家五十人五体创作实录》等VCD光盘。作品还选刻五十多处中国各地碑林,并为中南海等国内外一百多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收藏。书学论文多篇入选"全国书学研讨会"。出版《抱云斋》书画专集及合编《六体书字典》、《中国书法名作鉴赏辞典》、《中国国家图书馆碑帖精华-题跋》等著作。
日期:[ 2018-04-18 ] 阅读:2057
拓之魅 墨之香——洛阳古代碑志拓片及文物展开展
  4月18日,“拓之魅  墨之香——洛阳古代碑志拓片及文物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三楼特别展览一厅开展。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程永建为我馆工作人员和观众解读本次展览。     东汉建宁二年肥致碑     名相狄仁杰撰文书丹的墓志     北宋名相富弼墓志棺盖司马光撰文     颜真卿所书墓志     张旭所书墓志     刘墉所书碑文     展厅局部         4月18日,“拓之魅  墨之香——洛阳古代碑志拓片及文物展”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三楼特别展览一厅开展。展览由中国文字博物馆、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偃师市文物旅游局、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协办。   本次展览展出从洛阳出土的历代碑刻、墓志拓片中精采慎择百幅,时代从东汉至民国时期。展出的拓片中不仅有东汉建宁二年肥致碑、西晋壁雍碑、唐睿宗贵妃豆卢氏墓志、名相狄仁杰撰文书丹的墓志、北宋名相富弼墓志等皇亲国戚、国之重臣的墓志,也有反映世俗生活的贵族、百姓墓志,更有唐代大书法家“草圣”张旭、“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徐浩等大家所书墓志,还有明清时期书法大家王铎、刘墉等人作品,民国元老章炳麟、于右任、吴昌硕等三人撰、书、篆盖的墓志,被称为民国时期“三绝”墓志。同时,还展示了部分洛阳地区出土汉代带字陶仓等文物。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程永建介绍说,习总书记号召“让文物活起来”,一个是让库房的文物与观众见面,另一个就是通过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行文物的展出。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字博物馆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同举办了本次展览。本次展览分为汉魏风骨、盛世华章和妙笔梦录三个部分,选取了洛阳考古出土的从东汉到民国时期的碑志拓片近100幅,另外还包括一些带有文字的陶器,时间跨度有1000多年。通过墓志碑刻的出土文物,既可以对历史进行补充,也可以进行更正,是研究和复原中国古代历史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同时墓志碑刻也是书法艺术的宝库,通过这个展览可以看到中国文字发展的脉络,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字具有很大的帮助。   洛阳作为千年帝都,曾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近代以来,洛阳发现、出土的历代碑刻、墓志数以万计。这些碑刻、墓志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历史地理、民俗世故、中外交往、民族关系等等,从中可以看到历史朝代的更迭、兴衰。同时,碑刻、墓志更是一座表现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汉隶魏碑,唐宋楷书,无不精妙,蔚为大观。   一幅幅拓片,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记录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走近展览,您将感受到汉魏风骨、盛世华章、妙笔梦录之拓之魅、墨之香。本次展览时间截止至2018年5月18日。   
日期:[ 2018-04-17 ] 阅读:2494
《中国文字》铜仁行暨“中国文字博物馆——贵州(铜仁)体验基地”授牌仪式在贵州铜仁傩文化博物馆隆重举行
2018年4月17日《中国文字》铜仁行暨“中国文字博物馆——贵州(铜仁)体验基地”授牌仪式在贵州铜仁傩文化博物馆隆重举行。 铜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晓钟主持开幕式并致辞。 铜仁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夏虹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化产业部主任段艳琴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向铜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刘五星授“中国文字博物馆贵州(铜仁)体验基地”牌。 言恭达、冯克坚、夏虹、刘五星共同为国宝“司母戊鼎(仿制品)”揭幕。 古典水袖舞蹈《中华书韵》在开幕式赢来阵阵喝彩。 清华大学教授,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友协国际艺术交流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教育部全国书画教育协会副主席,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顾问言恭达在现场挥毫泼墨。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现场进行甲骨文书法演示。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参观展览。 《中华国宝·青铜器仿制品展》吸引了众多目光。 观众驻足于书法作品前仔细品味书法名作的独特魅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的“甲骨文对对碰”等多种汉字互动体验项目首次亮相便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前来体验。 工作人员在展览现场向大家讲解文创产品当中的文字妙趣。 现场观众动手体验“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带来的乐趣。 首次亮相的“古诗词活字印刷”引得大量观众争相体验。 当天下午言恭达先生以《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当代思考》为题向铜仁市文化系统干部职工作专题讲座。           4月17日上午《中国文字》铜仁行暨“中国文字博物馆——贵州(铜仁)体验基地”授牌仪式在贵州铜仁傩文化博物馆隆重举行。清华大学教授,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友协国际艺术交流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教育部全国书画教育协会副主席,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顾问言恭达,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研究员冯克坚,中国文字博物馆文化产业部主任段艳琴,贵州省文物局综合处处长吴启才,铜仁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夏虹,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艳阳,铜仁市政协副主席杨晓敏,铜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慧英,铜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刘五星,铜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杨启文,铜仁市文联主席周慈,铜仁市教育局教育工会副主席田凤琴,铜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安天富等领导嘉宾和铜仁当地师生代表参加了开幕式,铜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晓钟主持了开幕式。     铜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晓钟主持开幕式并致辞。他说,一个国家的文字代表和传承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从古代一直演变至今没有间断过的文字。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今天我们举行这个活动,以文字文物为支撑,以中国文字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丰富的汉字文化资源,生动、全面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字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文明,共建精神家园。     铜仁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夏虹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今天我们在多彩贵州、桃源铜仁共同举办《中国文字》铜仁行暨“贵州(铜仁)体验基地”授牌仪式,这是我市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件盛事。《中国文字》铜仁行暨“贵州(铜仁)体验基地落户铜仁,是安阳和铜仁文化根脉联系的美丽缘分,也是文化交流合作的一个良好契机,架起了两地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桥梁,为铜仁广大市民朋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品味汉字和悠久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铜仁的传承和发扬。我真诚地希望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能与安阳市,与中国文字博物馆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携手发展,共创辉煌。     段艳琴主任表示,铜仁是一个美丽的多民族地区,容自然、人文、古城景观于一身,集山、水、洞、桥、景于一体;傩文化是一种古老的原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字》展是我馆秉持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诉求精心打造的大型文化展览。该展览以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为主要内容,系统全面地展示了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应用历程,生动鲜活地展现汉字的书写艺术形式及其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妙趣精华,集锦浓缩了汉字对推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同时展览也讲述了少数民族文字的发展应用,通过对部分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样本精华的展示,讲述中华各民族多元化共同铸就的东方文化。     开幕式上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向铜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刘五星授“中国文字博物馆贵州(铜仁)体验基地”牌。     开幕式最后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代表中国文字博物馆向贵州傩文化博物馆赠“司母戊鼎(仿制品)”,言恭达、冯克坚、夏虹、刘五星四人共同为国宝“司母戊鼎(仿制品)”揭幕。     此次我馆与铜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贵州傩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文字》展,不仅包括主题展览《中国文字》展,还有《结晶——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中华国宝·青铜器仿制品展》、中国文字文化创意产品展、古典水袖舞蹈《中华书韵》和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古诗词活字印刷、甲骨文背景板合影、书法名家现场书写演示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体验活动,给大家带来一场近距离的文化盛宴。
日期:[ 2018-04-16 ] 阅读: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