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重要资讯
汉字文化对外传播创新论坛开幕
  9月19日下午,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和中国文字学会主办的“汉字文化对外传播创新论坛” 在万达嘉华酒店隆重举行。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李俊国主持开幕式。     安徽大学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在国主持论坛。     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篆刻委员会顾问、中国文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傅亚成主持论坛。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部原主任马小明在论坛上发言。     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恒在论坛上发言。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画院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委会执行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李强在论坛上发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方稚松在论坛上发言。     《中国书法报》杂志社社长助理兼编辑部主任朱中原在论坛上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王晓明在论坛上发言。     美国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学会会长尚德林在论坛上发言。     美国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斌在论坛上发言。     世界文字书艺协会理事长金东渊在论坛上发言.     澳大利亚书法协会会长吴晓云在论坛上发言。     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杰在论坛上发言。     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胡明荣在论坛上发言。     论坛闭幕式由刘恒主持,言恭达作总结讲话。       9月19日下午,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和中国文字学会主办的“汉字文化对外传播创新论坛” 在万达嘉华酒店隆重举行。   安徽大学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黄德宽,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艺术委员会顾问言恭达,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部原主任马小明,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清华大学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平安,安徽大学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在国,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恒,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画院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委会执行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李强,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杰,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委会委员刘颜涛,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篆刻委员会顾问、中国文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傅亚成,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方稚松,《中国书法报》杂志社社长助理兼编辑部主任朱中原,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王晓明以及来自美国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学会会长尚德林,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斌,来自世界文字书艺协会理事长金东渊,来自澳大利亚书法协会会长吴晓云等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安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李俊国主持开幕式。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致欢迎辞,他表示,近些年来,中国文化和汉字备受国际青睐,汉字文化对外传播如火如荼地开展,很多外国学生对汉语、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起因就是因为汉字。中国文字博物精心打造的“汉字”巡展,已到达二十个多个国家。为所到国家了解中国汉字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为汉字文化对外传播探索新的途径。此次论坛,我们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为汉字文化对外传播创新提出宝贵建议。   徐在国、傅亚成主持论坛。方稚松、朱中原、王晓明、马小明、李强、尚德林、刘恒、周斌、吴晓云、胡明荣、张杰、金东渊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分别进行了《释甲骨文中的“互”》、《书学国学与自学》、《文明传承与未来希望》、《汉字文化国际传播的思考》、《海外书法爱好者对汉字对书法的认识》、《从象形汉字释义入手看汉字文化对外传播》、《汉字文化圈的书法传播》等发言,共同探讨汉字文化对外传播中的经验与创新举措,交流共享汉字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流影响的辉煌成果。   汉字文化对外传播创新论坛闭幕式由刘恒主持,言恭达作总结讲话。    言恭达表示,今天的论坛各位专家和学者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以汉字、汉字艺术与汉字文化的本体价值和社会功能,分别阐述了大数据时代的全球化语境下,汉字文化的现代性传播和推广的路径与展望。在整个十多位专家的发言中,我们看到了有关书学与国学的关系,中国书法美学所阐述的汉字自学基础这样的问题,也有从木活字印刷和当代水墨多样互动的全球推广计划,也有从汉字国际巡展看到了汉字文化走向世界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有从中外书法交流的经历中,展望汉字艺术世界人文交流的功能。也有从中国书法在汉字国际传播中扮演形象大使角色的重要性,来阐述汉字文化国际传播的途径。也有从象形汉字入手看汉字内涵文化的传播。更有从中日韩,中日、中韩书法展这样的多年的实践看汉字书法国际生态,让汉字文化圈共同推进书法走向世界等等。尤其是韩国友人金东渊先生表示,将成为中国书法汉文化在韩国的传播者让我们非常感动。所以我想本次的论坛,他凸显了论坛的高端性,实践性,人文性和当代性。如果要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的话我想应该是 “时代”、“活化”“融通”和“共赢”。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伟大辉煌的中华文明。林语堂说“只有在汉字的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汉字文化的价值追求是思以其道易天下,对道的追求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了中华文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的“心性文明”。汉字文化在今天的现代化进程中,同样是引导创建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诉求。文化的积淀为国民性,表述在为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借此,互联网时代数据化的传播创新就是中国文化的时代创新性发展,以新的国际视野,与互联网思维,讲好中国故事,传波中国声音,阐述中国特色,展示中华文明。          
日期:[ 2017-09-20 ] 阅读:1854
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国际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开幕式隆重举行
  9月18日下午,“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国际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开幕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举行。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主持开幕式。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在开幕式上致辞。       全国政协委员、中友国际艺术交流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艺术委员会顾问言恭达在开幕式上致辞。     韩国世界文字书艺协会理事长金东渊在开幕式上致辞。     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袁勇在开幕式上讲话。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在开幕式上讲话。     参加仪式的领导和嘉宾共同为本次开幕式剪彩。      9月18日下午,“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国际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开幕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举行。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全国政协委员、中友国际艺术交流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艺术委员会顾问言恭达,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何应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书协主席、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包俊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艺术委员会顾问宋华平,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部原主任马小明,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姚喜双,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袁勇,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恒,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出版集团董事长,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李世俊, 安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外侨办主任秦建华,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以及书法家代表张杰,杨杰,周俊杰,李强,代跃,唐思领,胡秋萍,刘颜涛,傅亚成,李俊国,尚德林(美国),周斌(美国),金东渊(韩国),吴晓云(澳大利亚),刘洪友(日本),著名专家学者赵平安,唐际根及来自文博单位的万捷,吴志跃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主持。   户思社在开幕式上讲话,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她不只以独特的文化符号记录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是千年以来联结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书法不仅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更是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力延伸到了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此次国际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目的在于进一步弘扬文化汉字文化艺术,充分展示中国书法艺术魅力,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各国书法艺术家以书会友,翰墨联谊,互相借鉴,共求发展,必将促进中外多方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外人民的友好往来。   言恭达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这次的“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所举办的书法名家邀请展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汉字文化艺术,充分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全力助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展览呈现出几个鲜明特点:一是作者队伍强大,参展热情高涨。二是作品风格各异,多彩统一。我相信,这次国际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将为“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增光添彩,并为传承优秀的中华文明,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新的时代贡献。   袁勇表示,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书法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诞生地,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之一,有着丰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此次国际书法名家作品展在古都安阳举办,必将对传承中华文明、传播汉字文化,增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加深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产生重大影响。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书法名家,以字为媒,利用这个交流平台,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文明的新发展。也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在这里多走走、多看看,领略安阳的青山秀水,体验古都的独特魅力,共享这场文化盛宴。   李宽生在致辞中说,中国文字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始终以弘扬传承中国文字文化为己任,先后举办了各类书法赛事、书法邀请展、提名展和书法研讨会,为促进书法艺术的进步与普及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我馆将竭尽全力搭建中国文字展示、交流与发展的平台,为中国文字学研究及书法创作和研究创造便利条件,也希望热爱中国文字、热爱华夏文明的诸位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发展。   金东渊在开幕式上表示,中韩两国是隔海相望的近邻,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朔到中国的隋、唐之前,从古至今,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本次“中国国际书法名家作品邀请 展”的举办,为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互融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也将进一步推动中韩两国艺术家之间的访问、交流、合作,全面展示两国当代书法艺术的成就风貌及发展方向,共同创造两国书法艺术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户思社、何应辉、包俊宜、宋华平、姚喜双、袁勇、冯克坚、刘洪友、万捷、吴志跃共同为本次展览剪彩!   此次展览共展出183位书法家的作品,其中包含中书协主席、副主席、理事、委员等书法家作品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日本、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巴西、比利时、菲律宾、文莱等书法家作品。展览以古今诗词、楹联、文赋或自作诗联为主要内容,集中表现中国优秀文化宝藏,展示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名家作品。
日期:[ 2017-09-20 ] 阅读:1799
《中国汉字》陇上巡展河西学院展隆重开展
  9月19日上午,《中国文字》陇上巡展河西学院站隆重开幕。     领导和嘉宾参观展览。     领导和嘉宾参观《结晶——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系列丛书,青铜文物书签等文创产品和十二生肖雕版印刷互动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广大师生对青铜器产生浓厚的兴趣。          9月19日上午,由中国文字博物馆、河西学院主办的《中国文字》陇上巡展河西学院展隆重开幕。  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示部主任陈士先,文化产业部副主任王力伟,河西学院副校长张勇教授,河西学院纪委书记徐德祯研究员,张掖市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王长青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学校纪委书记徐德祯主持。   河西学院副校长张勇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代表河西学院对中国文字博物馆为此次巡展所做的精心筹备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张勇指出,这是一次近距离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字历史的大好机会,希望全校师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汉字的发展演变以及其所承载的思想文化和厚重历史,了解汉字在历史长河中的变化演进汉字文化,品味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学校也将以本次巡展为良好开端,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合作,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们了解汉字,喜爱汉字,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示部主任陈士先在仪式上表示,作为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自建馆以来一直将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字为载体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华夏文明为己任。《中国文字》巡展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全力打造的精品巡回展览,该展览以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为主要内容,讲述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应用与传播、艺术与创意,展示了粟特文、回鹘文、西夏文、藏文等古代和现代少数民族文字及创新民族文字的样本精华,展现了中国文字所蕴含的丰富而灿烂的中国文化。此次与河西学院联合举办   《中国文字》巡展,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展览、互动体验等不同形式的活动,给大家带来一场近距离的文化课堂,使在校青年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字历史、欣赏中国文字艺术、品味中国文字妙趣、感受中国文字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开幕式结束后领导和嘉宾以及广大师生参观了展览。与《中国文字》展览同时开展的还有《结晶——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中华国宝•青铜器》展、中国文字文化创意产品展以及甲骨文十二生肖印刷互动活动等。   此次展览吸引了很多学生参观,展板及青铜器前常有学生聚集讨论并感受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震撼于中国文化的精湛技艺。该展览将在9月25日结束。          
日期:[ 2017-09-20 ] 阅读:1987
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开幕汉字与世界的情缘
  开幕式现场     金秋迎盛会,古城溢墨香。今天(9月19日)上午,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开幕式在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举行。这是继我市成功举办2015首届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后,汉字大会第二次在甲骨文发祥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阳市举办。     参会嘉宾     本次大会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安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文字博物馆具体承办,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协办,大会获得了方正字库等单位的支持。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25个国家的70位外国驻华使节代表、外国知名汉学家、国内知名高校外国专家和留学生、国外华文教育机构代表和来自国内20余家大学、研究机构、协会的190余位文化文字专家学者和企事业代表齐聚安阳,共话汉字,共叙汉字与世界情缘。     参会嘉宾     参会嘉宾     据了解,本次大会以“汉字与世界”为主题,以“汉字的历史”、“汉字的传播”、“汉字的美学”、“汉字的文化”为主线,通过举办《时间的记忆:汉字的发展历程》、《汉字国际传播》、《美哉汉字——汉字的艺术与设计》、《汉字文化及全球语言文字(文化)资源共享》主题论坛和《中日韩共用汉字辞典编撰专题研讨会》、《汉字文化对外传播创新论坛》,以及“汉学家进校园讲汉字故事”、“2017‘甲骨文杯’国际学生‘我与汉字’演讲比赛决赛暨颁奖晚会”和《国际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开幕式暨汉字文化传播颁奖仪式》、《“字酷”文字艺术设计展&“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暨方正字库精品设计展&字道——铅椠汇集展》等学术交流、社会考察、审美体验等活动,整合政府、社会、企业资源,把学术、城市、产业融为一体,旨在使大会成为中外文明互鉴的基础性平台和人文交流的持久性纽带,成为国家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际性品牌会议、河南文化高地建设的品牌化活动和安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国际化窗口。     “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     “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     参加本次大会的“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告诉记者:“很荣幸可以参加本次汉字大会,安阳是甲骨文的发源地,与这么多热爱汉字的友人在这里交流,我感到很有价值,也是非常难得的好机会,希望可以不断加深对中国汉字的传播与交流,让更多人了解象形字的来源,更好的认识汉字的演变过程。”   来自匈牙利的中文研究学者姑兰认为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盛会,在如此美丽的文字博物馆召开会议是一种享受。这座文字博物馆里珍藏着许多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演变过程中的文物,他们见证了文字历史的发展,这是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展出作品《书》作者:白砥书体:隶书     展出作品《众志成城》作者:尚德林(美国)书体:篆书     在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即将召开之际,9月18日下午,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国际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开幕式暨汉字文化传播奖项颁奖仪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等单位嘉宾以及国内著名文字专家学者、国内外著名书法家和包括河南省博物院在内的二十余家文化、文博单位嘉宾齐聚古都安阳,展示书法魅力。   据了解,本次国际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友国际艺术交流院、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承办。共邀请了海内外14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位当代书法名家参展。在此期间,各国书法艺术家以字为媒,以书会友,翰墨联谊,互相借鉴,共求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外多方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人民的友好往来。   安阳是中国书法名城,历史文化厚重,此次国际书法名家作品展在古都安阳举办,将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汉字文化艺术,充分展示中国书法艺术魅力产生深远影响。也为2017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增光添彩,对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推动当代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新的时代贡献。“此次展览共展出183位书法家的作品,展览以古今诗词、楹联、文赋或自作诗联为主要内容,集中表现中国优秀文化宝藏,展示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名家作品。”活动主办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仪式上,活动主办方还为汉字文化传播终身成就奖、汉字文化传播杰出贡献奖、汉字文化传播贡献奖以及汉字文化传播使者的获奖人进行了颁奖。奖项的授予是对这些长期为文字文化研究、传承和传播作出突出贡献,获得杰出成就,影响广泛又德高望重的人士给与充分肯定,更希望通过此奖项鼓励和激发致力于汉字文化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有识之士更加积极主动地宣传弘扬汉字文化,使传承文字文化的信念不断凝聚,让更多的人了解汉字和汉字文化的魅力和真谛,以文字文化先行,以文字文化先行,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以文字文化先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日期:[ 2017-09-19 ] 阅读:2078
2017“汉字文化传播奖”揭晓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为“汉字文化传播杰出贡献奖”获奖者黄德宽颁奖。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为“汉字文化传播杰出贡献奖”获奖者包俊宜、李世俊颁奖。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为 “汉字文化传播贡献奖”获奖者姚喜双、马小明颁奖。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为 “汉字文化传播贡献奖”获奖者徐在国颁奖。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为“汉字文化传播使者”代跃、傅亚成、李俊国颁发聘书。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为“汉字文化传播使者”方稚松颁发聘书。       9月18日下午,2017“汉字文化传播奖”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揭晓。裘锡圭先生荣获“汉字文化传播终身成就奖”,黄德宽、包俊宜、李世俊3位先生荣获“汉字文化传播杰出贡献奖”,姚喜双、马小明、刘钊、徐在国、李刚田、丛文俊、铸公等7位先生荣获“汉字文化传播贡献奖”,方稚松、王子杨、潘文海、王学岭、代跃、戴文、仇高驰、傅亚成、王荣生、李俊国10位先生被聘为“汉字文化传播使者”。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为获奖代表颁奖。    中国文字博物馆立足于传播汉字文化,打造了“汉字文化传播奖”这一品牌奖项,对长期以来为中国汉字文化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包括汉字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书法家、汉字文化传播新闻媒体工作者颁发此奖。 “汉字文化传播奖”采取专家推荐、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公正评价、社会人士广泛认可的方式评选,并经中国文字博物馆馆务会研究决定,表彰一批对汉字文化传承传播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奖项分为“汉字文化传播终身成就奖”, “汉字文化传播杰出贡献奖”,“汉字文化传播贡献奖”。同时,聘请一批在汉字文化传承传播领域中能够发挥中坚力量的人士为“汉字文化传播使者”。   奖项的授予是对这些长期为文字文化研究、传承和传播作出突出贡献,获得杰出成就,影响广泛又德高望重的人士给与充分肯定,更希望通过此奖项鼓励和激发致力于汉字文化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有识之士更加积极主动地宣传弘扬汉字文化,使传承文字文化的信念不断凝聚,让更多的人了解汉字和汉字文化的魅力和真谛,以文字文化先行,以文字文化先行,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以文字文化先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日期:[ 2017-09-18 ] 阅读: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