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工作动态
中国文字博物馆 安排部署节后工作并进行节日慰问
2月7日上午,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刘纪献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安排部署节后各项工作。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党委委员、副馆长魏文萃、段艳琴,各部室主任、副主任等参加会议。会议就春节前夕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节后开馆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刘纪献同志表示,2022年的春节令人难忘,年前,我市迎战奥密克戎,在为期20余天疫情大考中交出了人民满意答卷,有力保障了节日期间的整体平安祥和。面对这次疫情,我馆干部职工也经受了考验,展现了担当,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踊跃报名,下沉社区和汤阴抗疫一线,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刘纪献强调,根据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我馆将于2月8日有序恢复开放,各部室要各司其职,一丝不苟做好开馆前各项准备工作,提前谋划推动2022年重点工作。特别是当前正值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作为公共服务窗口单位,我们安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大家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扎实落实消防巡查,全力以赴、从严从实把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以认真负责的坚守、扎实有力的防护、积极进取的精神,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会后,领导班子一行4人,看望慰问全馆工作人员。慰问先后来到各部门办公室和中控室、讲解班以及续建工程项目工地,每到一处,馆领导都与大家亲切交谈,询问节日期间的值班安排、工作及生活保障等情况,并向大家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祝福。
日期:[ 2022-02-07 ] 阅读:4011
先进党员的火炬 照亮胜利的道路 在平凡中感受伟大的力量——中国文字博物馆抗疫先进人物(四)
2022年即将迎来虎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奥密克戎新冠肺炎袭击了安阳这座小城,有这么一群执着的人,他们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危险和困难毫不退缩;有这么一群执着的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平凡之肩扛起抗疫的大旗;有这么一群执着的人,他们用自己微弱的光温暖着封控区的百姓们,照亮了众志成城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前进之路。中国文字博物馆下沉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就是这样可敬可爱的人。 重任在肩 “疫”线担当中国文字博物馆派驻汤阴县瓦岗乡辛庄村第一书记李晓然中国文字博物馆驻汤阴县瓦岗乡辛庄村第一书记李晓然刚结束五天四夜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返回到家中,面对突如其来汤阴严重的疫情心急如焚,“疫情就是命令,我必须返回。”当时因汤阴疫情管控无法返回,他便一面通过电话与村两委联系,了解村民们防疫物资是否够用,核酸筛查结果是否正常;一面积极与汤阴县委组织部沟通协调返汤入村。当时,因疫情爆发封控突然,村里的口罩储备不足,李晓然同志便多方与口罩生产厂家联系购买,同时自费购买了一批一次性雨衣和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资捐助给村民。1月14日,市委组织部选派党员干部支援汤阴抗疫,李晓然同志积极与汤阴组织部取得联系,在其协调帮助下立即返回到了辛庄村,与全体村民一道共同抗疫。返回村里当天,他立刻与滑县口罩生产厂家取得联系,通过县、乡多方努力获得了车辆通行征,独自一人驱车往返300多公里,到滑县自费给村民购买了3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因各村、镇防疫政策严格,通行不便,他去时难,返程更难,经过与各个卡口协调、沟通,亲自驾车3个多小时才拉着口罩回到村里。回村后顾不得休息,迅即又到村卡口值守,直到深夜才惊觉竟然一天没顾上吃饭。李晓然同志在返回驻村期间,组织了全体村民有条不紊地开展了13次全员核酸筛查,日均筛查750人次,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他就组织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并亲自带队一起上门去做核酸检查。每日核酸筛查结束后,又与村两委志愿者一同开展全村消杀工作,确保防疫做到村里的每一个角落。整个防疫过程中,全村未发生一例病例,保证了全村村民的安全。封村两周多,李晓然同志作为第一书记,最牵挂的还是村民的餐桌。1月17日,他得知汤阴运来了蔬菜,便与汤阴县有关部门联系,协调调拨一批蔬菜以确保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他争分夺秒地组织村里的志愿者开着小货车到县转运点拉蔬菜,与货车司机一同来回搬运了四趟,直到晚上9:00多,运回来菠菜和白萝卜共8000斤。“这次村民们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他拍了拍满身的泥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临近过年,农历腊月二十五中国文字博物馆为村里的脱贫户和老人购买了慰问品,突破因疫情封闭的困难送进了村委,李晓然同志又与企业联系捐赠,为辛庄村争取了340袋大米。1月28日,李晓然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志愿者,用三轮车拉着大米、慰问品和口罩,挨家挨户地送到了每一位村民手中。看着他们领取了物资,询问了生活和健康问题后,他才放心地离开。数九寒天,天气寒冷,但是人心是热的,李晓然书记把党对群众的关心和关怀送到了每位村民家里。回到村里他便这样一趟一趟地跑,一个电话一个电话的联系。他说,“我来村里做第一书记,是为了乡亲们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能过上好日子,更是要保证乡亲们的生命安全。”老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位村民在微信群里留言说“李书记真是党的好干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李晓然同志从辛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变身为战“疫”先锋,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并积极带动党员干部和热心村民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疫情无情人有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对人民的深情,践行党组织的千钧重托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说:“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铁肩担道义、丹血铸忠诚,共产党员冲锋在前,逆流而上,用满腔的热情践行责任和使命,用执着和坚守筑牢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
日期:[ 2022-01-31 ] 阅读:3330
先进党员的火炬 照亮胜利的道路 在平凡中感受伟大的力量——中国文字博物馆抗疫先进人物(三)
2022年即将迎来虎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奥密克戎新冠肺炎袭击了安阳这座小城,有这么一群执着的人,他们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危险和困难毫不退缩;有这么一群执着的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平凡之肩扛起抗疫的大旗;有这么一群执着的人,他们用自己微弱的光温暖着封控区的百姓们,照亮了众志成城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前进之路。中国文字博物馆下沉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就是这样可敬可爱的人。 无悔逆行 大爱担当——中国文字博物馆杜炳锡“我要去汤阴了,汤阴需要我们!”这个刚30出头的小伙子给妻子打电话说得这么简单,不简单的是他的妻子是一名医护人员,已经在抗疫一线不分昼夜地奋战了。前往汤阴之前,他将两名年幼的孩子送到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帮忙照顾,大的孩子8岁,小的才3岁。他就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杜炳锡。他刚到汤阴县白营镇,就在宜居时尚小镇开始了工作,这里有2000多户4000余名居民,这里是高风险封控区,是疫情最危险的地方,但是他却坚定地表示“关键时刻年轻人就得上!”他与同志们一道尽全力做好封控和核酸检测工作。天未亮,他就开始搬运物资,准备核酸检测场地,拉好警戒线做好标识,服务医护人员做好核酸采样登记信息和秩序维护,往往一干就是一天,直到深夜10点多,他仍然坚守在封控区卡点执勤,严把人员安全出入关。寒冬腊月,他不惧严寒,化身“志愿红”用一个个“小行动”凝聚成为抗击疫情的坚定力量。因白营镇疫情防控压力巨大,白营镇政府信息录入和整理流调信息、应隔离人员信息的工作非常繁重,杜炳锡同志就主动请缨承担这项任务。因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每天从早上7点准时开始信息录入,要一直忙到次日凌晨,甚至在最紧急的时刻需要通宵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当日信息全部录入完毕。这是一件考验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因为流调信息录入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整个疫情防控的形势,也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安全。杜炳锡同志每天认真细致地完成信息录入,确保了流调和隔离人员信息的准确!在确保信息录入工作不受影响的同时,他还每天驱车前往汤阴县将核酸检测所需物资拉回白营镇,并分发到每个核酸检测点,为镇里4万余人的核酸检测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另外他还要挤出时间,将下沉白营镇的15名干部的日工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形成每日工作小结,确保后续每项工作能够合理衔接并顺利完成。杜炳锡同志因为每天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缺乏休息,他的眼睛开始变得红肿起来,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色十分憔悴。即便这样,他也没有丝毫怨言。一同下沉的战友们劝他休息的时候,他总是憨憨的一笑,轻声说:“医生和镇上的工作人员要比我忙的多,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跟他们相比我做得还很少!”,然后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工作。这就是我们平凡的英雄,他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但他却用一桩桩小事、一句句朴实的语言,铸就了一件叫做“担当”的铠甲;他不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险,只不过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人民搭建一座生命安全的“堡垒”;他不是不爱自己的家,而是舍小家顾大家,以爱为名,以使命为信条,为群众诠释什么叫共产党员!
日期:[ 2022-01-31 ] 阅读:3050
先进党员的火炬 照亮胜利的道路 在平凡中感受伟大的力量——中国文字博物馆抗疫先进人物(二)
2022年即将迎来虎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奥密克戎新冠肺炎袭击了安阳这座小城,有这么一群执着的人,他们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危险和困难毫不退缩;有这么一群执着的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平凡之肩扛起抗疫的大旗;有这么一群执着的人,他们用自己微弱的光温暖着封控区的百姓们,照亮了众志成城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前进之路。中国文字博物馆下沉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中就涌现出一批可敬可爱的人。义无反顾  抗疫有我——中国文字博物馆陈列展示部副主任王双庆在家里,他是主心骨;在单位,他是骨干、副研究员;面对疫情,他又是一位最美“逆行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13日,王双庆同志正在安排着部室工作时,突然接到通知“马上做好准备,下沉汤阴防控一线。”望着刚从异地工作返回家的爱人、望着刚刚从外地大学放假回来的女儿……这是一年中与家人难得的团聚,然而面对党的召唤,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前往汤阴疫情防控一线。爱人默默地为他收拾了行囊,对他说:“家里和孩子就交给我了,绝不让会让你有后顾之忧!”当晚到达汤阴便住在了白营镇,疫情已经比较严重了,防疫物资几乎昼夜不间断地送往汤阴。王双庆同志就迅速与白营镇工作人员一同前往高速口转运防疫物资,卡车上的物资要先搬运到小货车上再运到镇里,满满一卡车的物资需要这样往返转运两三趟,常常忙到凌晨一两点。搬运到白营镇的物资又要及时分发下去,他顾不上休息就开始准备第二天各个村庄和小区进行核酸检测所需要的防护服、防护面罩、医用手套、N95口罩、鞋套、消毒酒精、消毒凝胶、暖宝宝等物资。全镇共20多个村庄和小区,各地所需的物资数量又都不一样,他就和同志们认真地一件件数,一件件取。防疫物资很宝贵,绝对不能出差错,要确保每个地方的防疫物资都到位。等到几个小时分发物资结束后,他往往累得直不起来腰,双手止不住地颤抖。在医护人员开始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的时候,王双庆同志又穿着红马甲,带着红袖章出现在维持村民有序检测的队伍里;在核酸检测完毕后,他又穿着红马甲,带着红袖章,搬着一包包蔬菜出现在了村民的家门口,为那些居家隔离的村民送去生活物资;天降大雪,他又穿着红马夹、带着红袖章出现在了小区门口卡点,在重点封控区执勤,确保人员不外出,保证人员安全;寒夜凌晨,他又出现在了高速口,为第二天防疫工作装卸物资。这样高强度工作的近20天里,他并非不累,而是他从没有叫苦叫累。他说:“我在这里见证了一幕幕感人的场景,白营镇政府的办公室彻夜明亮,日夜运转;核酸采集的医护人员每天披星戴月,防护面罩上的雾气凝结成水珠不停往下落;封控区的志愿者将整车的生活物资分发到300余户居民家中......除了感动,更为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汤阴是岳飞的故乡,汤阴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王双庆同志说:“我相信,英雄的汤阴人民,英雄的安阳人民,必定能团结一心,坚定精忠报国之志,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最美逆行,初心永在。让我们向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致敬!正是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以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才为我们的城市筑牢了防线。
日期:[ 2022-01-30 ] 阅读:3167
先进党员的火炬 照亮胜利的道路 在平凡中感受伟大的力量——中国文字博物馆抗疫先进人物(一)
2022年即将迎来虎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奥密克戎新冠肺炎袭击了安阳这座小城,有这么一群执着的人,他们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危险和困难毫不退缩;有这么一群执着的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平凡之肩扛起抗疫的大旗;有这么一群执着的人,他们用自己微弱的光温暖着封控区的百姓们,照亮了众志成城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前进之路。中国文字博物馆下沉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中就涌现出一批可敬可爱的人。汤阴县白营镇临时党支部书记——董艳昆在安阳新冠肺炎疫情最危机的时刻,1月13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办公室副主任董艳昆同志临危受命,下沉汤阴县白营镇封控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董艳昆同志克服家中的重重困难,毅然收拾了行囊奔赴了抗疫一线的战场。当时,汤阴县白营镇疫情防控形势已经十分严峻了,防控压力很大。为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市委组织部下沉党员干部成立临时党委,下沉到白营镇的15名党员干部于1月16日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董艳昆同志担任支部书记。在抗疫一线,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的这一刻,董艳昆同志更深感责任重大,更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他先后协助参与北陈王村和宜居时尚小镇等地的防疫工作,这两个区域大约有700余户,2500余人。宜居时尚小镇属于高风险封控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更紧、更快、更严,他每天赶在早7:00前准时达到工作地点,与抗疫工作人员对接,搬运防疫物资,在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将必备防疫物品准备整齐,待人员到齐后,再把防疫物品、口罩、防护服、一次性手套、护目镜、暖宝宝等分发到每一位抗疫人员手中,并组织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做好人员登记。这样的工作通常一站就是一整天,为了工作方便,他常常一天不喝水,有时忙到忘记吃饭,等到想起来的时候,饭早就凉透了,天寒地冻,吃口凉馒头,“但心里是热乎的!”他说。在最紧张的时候,常在凌晨一两点接到临时任务,他便最早起床,逐一把白营镇的通知准确传达到每一位队员,再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去。在抗疫工作中,董艳昆同志时刻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记在心上,及时向临时支部党员传达上级党委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指示精神,并十分关心支部党员的自身防疫工作和生活情况,他积极协调安阳移动公司确保队员们能够用个人手机拨打流调电话;队员们个人防疫物品不足了,他积极协调解决困难;为了减轻白营镇防控工作压力,他谢绝了镇政府前来接送的车辆,积极协调了摩托车,自行前往封控区工作……党员志愿者们都将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优先给医护人员使用,一个N95口罩、一双一次性手套就是他们最宝贵的防护用品,志愿红的马甲就是他们最醒目的防护服,胸口佩戴的一枚党徽就是他们最坚定的信仰。董艳昆同志了解到北陈王村缺少相关防疫物资后,及时向中国文字博物馆领导汇报,中国文字博物馆立刻向北陈王村捐赠了价值4000元的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和食品等生活物资。他还积极协调河南省五建公司,向北陈王村捐赠了价值4000元的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资和日常生活用品,为北陈王村的抗疫工作解决了眼前的困难。临近春节,他将对家的挂念深埋心中,依然肩挑重担,坚定地驻守在抗疫一线。最美逆行,初心永在。让我们向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致敬!正是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以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才为我们的城市筑牢了防线。
日期:[ 2022-01-27 ] 阅读: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