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安宣读李学勤馆长致第三届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展论坛贺信。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顾问王尧在论坛上讲话。
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顾问李范文在论坛上讲话。
安徽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德宽在论坛上讲话。
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协主席、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院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顾问宋华平在论坛上讲话。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在论坛上致欢迎词。
中国文字博物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俊国主持论坛开幕式。
第三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现场。
出席论坛的有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顾问
会上,冯克坚致欢迎辞。赵平安宣读李学勤馆长致第三届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展论坛贺信。王尧、李范文、黄德宽、宋华平发表讲话,他们一致肯定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对祖国的文字文化研究、传播和继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专家学者搭建了一座学术研讨的交流平台。
本届论坛齐聚了五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字学、古文字学、书法等方面的专家,以“古汉字研究与古汉字书写”为主题,围绕古文字研究、古文字书写展开研讨,收到四十五篇论文。论坛上,李范文、赵平安、刘正、常耀华等专家、学者以其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为我国文字、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深刻诠解。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得以延续的主要手段,也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和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汉字是世界上几种古老的表意体制文字中唯一生存至今且呈现出旺盛生命力的文字,它从形成、发展,到成为文字体系的甲骨文,其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自成系统、延绵至今,承载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显示着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同时,古汉字的书写方式——书法,也成为独立的艺术形态,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因此,古汉字的研究和书写也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字、文化的重要课题。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是展示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和中华民族巨大凝聚力,以及中国文字对中华文明传承重大贡献的窗口,也是海内外文字学家研究中国文字的中心和平台。中国文字发展论坛的举办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提升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开馆后,中国文字博物馆已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两届论坛汇集海内外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书法领域的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就我国当前文字、文化领域前沿课题进行了研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首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暨纪念甲骨文发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吸引了近百位海内外专家与会,共产生65篇高质量学术论文。第二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吸引了5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与会,产生35篇学术论文,集结出版两本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