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文字博物馆荣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誉称号。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于2009年11月16日正式建成开馆。开馆以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不断规范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接待服务质量,完善宣传教育功能,力求陈列展示精益求精,文化产业稳步开发,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累计接待参观游客146余万人次,日均接待参观客流量4000余人次,社会影响巨大。
为把中国文字博物馆真正建设成为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以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充分挖掘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突出品位抓展览,在做好文物征集、基本陈列展示等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全年共举办“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五百位书法精品展”、“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一周年赠书精品展”、“秋水文章——李岚清篆刻艺术展”、“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宁夏篇”等14次临时特别展览,利用文物生动、直观、形象、可信的功效让观众在参观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博物馆成为名副其实的常设性爱国主义课堂。同时,中国文字博物馆积极承担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职责,开展了“第二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中国文字与中国书法发展研讨会”、“兰亭群星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2010年·夏季笔会”、“同为华夏子孙,共书甲骨文字”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等10多项专题活动,成功举办专家大讲堂6场,使更多的机关、团体、学校走进博物馆参观学习,共享文化资源。为重点抓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中国文字博物馆充分发挥志愿服务者的作用,深入到中小学校班级担任义务辅导员,传播我国优良文化传统,教育和激励青少年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结合儿童节、助残日、博物馆日等节假日,面向不同群体更具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活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0000余份,较好地宣传了文字、博物馆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公众文化水平。可以说,中国文字博物馆以规模大、环境美、设施全,已逐步成为参观者学习历史知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课堂,成为增强民族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陶冶高尚情操、提高思想修养的重要场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字、文化事业发展和爱国主义教育任重而道远。今后,中国文字博物馆长期致力于收藏和展示文字文物,推广和普及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力争在管理和服务上创一流品牌,丰富文物藏量,提升陈展品味,提高学术研究及交流水平,启动二期工程,完善宣传教育功能,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教育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