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字博先锋 | 理论学习

河声丨锚定“两高四着力”,让全会精神“落地生金”

[ 2025-07-04 ] 阅读:9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河南正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考察,提出“两高四着力”的重要指示,为河南在新时代的发展锚定了方向。6月2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郑州举行,再次吹响了河南奋进的号角,会议动员全省上下聚焦“两高四着力”,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攻坚克难、担当奋进,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来河南考察,每一次的到来都为河南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总书记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河南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叮嘱扛牢粮食安全责任,鼓励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这些重要讲话和论述成为河南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根本遵循。

全会紧扣“两高四着力”,向全省发出奋进的号角。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河南既有成绩也有挑战。像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工厂建设、产品研发等方面成果斐然,为河南制造业发展树立了榜样。但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河南仍需持续加力。一方面,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推动重点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转变。例如,河南在新材料、先进装备、现代食品领域已打造出3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和18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但部分产业仍存在“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未来,应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河南制造”逐步转变为“河南创造”。另一方面,要以前瞻性的眼光积极布局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在5G-A、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赛道上抢占先机,培育出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新优势,为河南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农业强省建设对于河南而言,责任重大且刻不容缓。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始终将粮食安全视为重中之重,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连续8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例如,濮阳县鲁河镇探索建立“土地驿站”服务平台,整合闲置土地、提供全流程托管服务,建成了3.9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半数以上,不仅解放劳动力1万余人,每年增加外出务工收入3.6亿元,还提升了土地地力。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让河南的优质农产品借助互联网的翅膀畅销全国各地;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将乡村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美好愿景,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农民在发展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优势独特。白马寺见证了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龙门石窟承载着千年的厚重文化底蕴。河南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虚拟现实等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潮”起来,打造出更多像“唐宫夜宴”这样火爆出圈的文化产品,让河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极大提升河南文化的影响力与软实力。

蓝图已绘就,落实是关键。全省上下必须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将全会精神切实转化为具体行动。各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要强化作风建设,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中。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河南正以实干之笔,饱蘸奋斗之墨,锚定“两高四着力”,精心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发展新画卷。相信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携手奋进,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书写辉煌篇章,实现精彩蝶变,“豫”见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河网特约评论员 张忠德)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