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达老师授课现场。
授课现场。
1月15日上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鼎甲•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导师言恭达为鼎甲·2018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进行第一次授课,授课题目为《书法文化的哲学意蕴与美学精神》。鼎甲•2018中国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班主任傅亚成主持。
言恭达老师从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特质、哲学依据、思维形式、审美品格、美学精神与原理活化、审美转型与文化自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表示,当代书法艺术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在书法文化的本体规律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之上,“汉字活着,中华文化活着,历史才活着,民族才活着,中国书法才活着”。他强调,书法不仅具有审美功能,书法还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传承方式。“中国书法是养心、养性的文化,是修出来的,养出来的。”千年以来,它的书写方式与审美追求孕育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质。因此,书法家的艺术实践与探索,不仅仅是创作作品本身,更是对千年以来民族生活方式与生存智慧的传承,所以书法艺术是守护文化灵魂、回归艺术心灵的最佳的途径,是每一个中国人一生的修行。
此次授课,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言恭达老师的精彩讲授给各位学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认知,使各位学员对书法的认识、书写、创作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学员们纷纷表示听言恭达老师授课受益匪浅,为之后的书法研究和创作开启了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