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鼎甲”杯甲骨文字辨识大赛在全国是首届,是首届自然就有创新的意味在里面,古文字的学术研究成果以比赛的形式得以呈现,这是学术交流形式的一种创新。
我们知道古文字可以作为史料来使用,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也是中国最原始的汉语文献,因而甲骨文字的考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释字作为基础研究,始终是甲骨文研究的中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它的研究成果可以提升古文字学、历史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水平,也有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次甲骨文辨识大赛是非常有意义的,对甲骨文字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曾经讲过,纵观字源研究的历史,有两条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吸取。 一是要充分地、正确地利用字形资料;就是利用出土甲骨资料来深化展开各项研究工作,现代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使这方面的探讨获得科学依据,进入崭新的境界。二是要有科学的、严谨的研究方法。任何一种学问都必须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寻找合乎科学的考释古文字的新方法,不断探索,通过对过程的归纳总结,用博大精深的知识和独特见解,创造出别树一格的汉字阐释系统,这是年轻学者们应该努力的目标。
说到学术比赛,其实更多的意义在于交流学术成果。这是一次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研究领域的高水平比赛,评审组对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参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领域对甲骨文字的辨识进行了论证,文章内容丰富,题材新颖,成果突出。大赛论文现编撰成册与大家共享,期待鼎甲杯一届一届的办下去,越办越好。
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李学勤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 冯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