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的到来,5月16日上午,聚协昌博物馆举办的“天中讲坛”诚邀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先生为广大读者讲述了《汉字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
冯克坚先生从如何识字、写字、用字、学好汉字和用好汉字切入,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历史,汉字、汉语和汉文化的关系,汉字的传播及全球汉字文化热,汉字与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等几个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首先谈起汉字文化的地位
汉字是中国的龙脉,是构成中华和华夏历史文明最基本的元素,是凝聚中华文化和华夏历史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他认为,汉字是中华文明得以薪火相传的基石,汉字的演变体现了华夏文明的发展,汉字承载了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的传承。
冯克坚书记又谈到四大发明与汉字的关系
说起四大发明其中有两项发明是以汉字为基础,造纸术——蔡伦发明造纸术,一场文字书写的材料大革命,推动了全球文明的发展,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的印刷,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冯克坚书记的讲座内容丰富、语言平实、讲述风趣,让现场听众了解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以及二者传承和演变的历史,认识到弘扬汉字文化和传承华夏历史文明需要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