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巡展现场
《汉字》巡展现场
西亚斯国际学院党委书记费鹤翔接受采访。
11月5日,《汉字》校园巡展启动仪式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展隆重开幕并在校园掀起了汉字热潮。
西亚斯国际学院党委书记费鹤翔很有感触的说,11月3日至8日是西亚斯学院一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艺术节,本届国际文化艺术节中国文字博物馆把汉字展和国宝青铜器带进了校园,在校园内引发很大震动。汉字有6000多年的历史,目前还在一直传承使用中,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目前在世界各地办了很多孔子学院,除了学习传统中国文化,更重要的是将文字作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精华。另外,汉字的形体和结构的美在书画上有很大的体现,这一次中国文字博物馆把国宝青铜器展品和精美的馆藏书画,以及展示汉字发展演变传承的精品展览带进校园,对当前大学生弘扬传统中国文化,用中国文字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促进意义,这次活动在大学生中间引起了轰动,也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了生机。西亚斯国际学院是个中西合璧的大学,在教育中坚持中西兼容,我们的大学生要吸收西方现代的文明和科技文化,更重要的是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并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带到世界上去,西亚斯的学生作为当代的中西合璧教育下的大学生,要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尽到这份责任。
参加开幕的一名西亚斯国际学院学习会计学的学生对我们说,参加这次展览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汉字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传承下来人类优秀文化的精髓,是人类历史的结晶,通过这次展会,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非常骄傲,也希望大家把这种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
另一名正在参观展览的学生高兴地表示,我非常爱好中国汉字,今天非常感谢中国文字博物馆把汉字展和青铜器展带进校园,让我能不出校园就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魅力,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中国文字博物馆再次实地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更加详细地了解中国汉字和青铜文化,我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更加关注和弘扬中国汉字文化,这是我们的责任。
文字是历史文明传承的载体和见证。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一座全面反映、专题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字、文字历史、文字文明的专题博物馆,通过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反映中华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汉字》巡展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立足于馆藏资源,精心打造的面向国内和国际的大型展览,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展线。自2012年4月,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了安阳预展以来,已先后在上海、宁波、北京、吉林、苏州、广西、台湾及加拿大温哥华、尼泊尔加德满都、德国纽伦堡、法国巴黎、泰国曼谷、日本东京、韩国首尔展,经历了多次国际间展览任务,弘扬了中华文化,促进了国际间文化交流,得到了国内、国际的一致好评,如今,《汉字》国际巡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安阳市政府、河南省文化厅、中国友协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品牌活动。
在《汉字》国内、国际巡展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承担推动文字文化传播、国民教育的己任,发挥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中国文字博物馆积极筹措《汉字》展走进校园,首站定于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是河南一座具有中西合璧特色教学理念的中美合作大学,学校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贯通,鼓励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无论是在校园建筑风格,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方面都具有非常浓厚的国际文化氛围,是一所国际化、现代化、资讯化和科学化的高等学府。
此次《汉字》展11月5日开幕,在西亚斯第十六届国际文化节期间展出,为期3天。西亚斯国际文化节每届为期一周,以中国日开始,接下来分别是亚洲日、拉丁美洲日和非洲日、欧洲日及北美日和澳洲日、国际日。国际文化节是各国文化节目综合的展示、演出及知识讲座,旨让在校生能对国际不同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文化。
《汉字》展览采取1+n的形式。“1”即《汉字》展,“n”是指《中国文字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中华国宝•青铜器》展、《中国字•世界情》主题笔会、《中华书韵》舞蹈、书法家现场书写演示、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现场互动及文化创意产品展示等等。《汉字》展以图片展示为主,配以互动项目,并以甲骨文高仿制品为辅助展品。
摄影:高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