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7月30日,河南省质监局对我馆汉字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河南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副处长、评审组组长李强,安阳市质监局调研员、党组成员宋向民等评审组成员莅临我馆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工作进行评估。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服务好国内外观众及文字文化专家和爱好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建设、管理和运行也必须走标准化的道路。因此,我馆始终十分注意收集和使用与文物、博物馆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将标准贯彻到我们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当中去。为了更好地提升我们的管理服务水平,2012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向国家标准委提出了试点申请并得到批准。两年来,在省、市质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逐步实现了“人人有标准,事事有规范”的管理目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汉字文化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宽生向评审组成员介绍了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文化传承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情况、标准化试点推进情况和服务标准体系的策划和实施进展情况。
评审组成员在听取汇报后,对我馆服务环境、重要服务场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验收,并与我馆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交流,对标准体系应用过程中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对标准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重点工作进行了指导。
李强最后表示,通过这次中期评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字博物馆汉字文化传承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标准化方法基本掌握,基层工作人员对服务业标准的理解清晰,综合应用情况良好,服务标准体系的特色比较明显,为该项目的终期评估奠定了基础。
汉字文化传承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是为了提升中国文字博物馆服务水平,建立以规范服务为核心、效能提升为重点、公开监督为保障的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行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全力打造博物馆行业的服务品牌。2012年7月,中国文字博物馆向国家标准委提交了汉字文化传承服务标准化试点申请,经国家标准委批准申请后将项目确定为2012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目前,该项目是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家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申报成功后将填补博物馆行业服务标准化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