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 甲骨学堂 | 研学活动
研学动态︱2019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河南分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
“难忘、回忆、感动……。”21日下午,来自台湾的学生在谈到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演变后的感受时,这样说道。7月21日下午14:00,中国文字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激情四射、活力满满,带着海峡两岸人民的美好祝愿,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们是参加2019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河南分营的朋友们。观展厅、舞汉字、做印刷、悟书法……在这一下午的学习参观中,他们亲身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共同体验同文同宗、同根同源的华夏文明,在追本溯源、相亲相爱和携手圆梦中增强认知和认同。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他们的精彩文字之旅吧。第一项活动,当然是展厅参观了,通过讲解员的倾心讲述营员们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大家不仅感慨道:“古人实在太厉害了!”营员们在展厅里认真听讲解参观结束后,营员们在我馆四楼多功能厅参加了研学实践教育课程——《舞动的汉字》。你相信汉字会跳舞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大家能看出学生们摆的是什么字吗?舞动的身体舞动的汉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经历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亲手体验了雕版印刷工艺,制作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十二生肖甲骨文印刷作品,既学习了印刷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又体验了雕版制作和印刷步骤,这不就是对传统技艺的最佳传承吗!亲手制作雕版印刷好激动!活动的最后一项是书写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李老师的带领下,营员们纷纷拿起毛笔,书写甲骨文,李老师说“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所以写书法时不能有圆转的笔画,要有棱角一些,甲骨文书法要用中锋书写,不能用侧锋,起笔藏锋……”在李老师专业的讲授,细心的指导下,营员们写下了自己的甲骨文生肖和姓氏,开心不已,并表示“原来书写甲骨文字这么有趣,既像画画,又不是画画,太神奇了!”认真学习甲骨文书法在其乐融融的甲骨文书法学习中,此次特殊又有意义的文字之旅就要结束了,营员们和老师依依不舍,共同写下了“两岸一家亲,共筑中国梦”的书法作品,并合影留念。两岸一家亲,共筑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说:“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当下, 两岸关系虽然崎岖坎坷,但终究能打破长期隔阂,因为大家是骨肉相亲、血脉相连、文化相融,因为两岸和平发展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因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台湾同胞在内的每名中华儿女的梦。使命在肩,开启研学之旅,就是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浇灌滋养,孕育滋养两岸青少年的一家亲。台湾青年,中国文字博物馆欢迎你,祖国欢迎你呦!
日期:[ 2019-07-24 ] 阅读:18970
研学动态|林州市第九中学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
诗词名篇《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当当当~~~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小编在这里祝各位端午安康,幸福吉祥。沉江以报国,楚辞韵未尽。端午到,艾叶香。今天,我们翻开泛黄的史册,溯源而上,缅怀屈原,重温历史。端午小长假已经开始了,但是小编不能休息,还要继续码字将最最新鲜热辣的研学动态带给大家。6月6日下午,中国文字博物馆奇妙的文字研学之旅再度出发,一群求知欲旺盛又勇敢的探索家们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快跟着小编一起去现场看看吧!雨后的安阳晴空万里,凉风习习,来自林州市第九中学的260名探索家们精神抖擞,准备开启精彩的文字之旅。春风满面、彩旗飘飘、期待满满。1、安全文明礼仪探索之旅开始之前,入馆教育必不可少,研学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情况、研学具体流程以及研学中最重要的文明参观、安全教育等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参观秩序、学习氛围和文明礼仪,用文明书写中国人的形象。2、畅游汉字长河汉字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他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发展演变的呢?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在甲骨文背后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探索家们想要探寻的知识还真不少,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神秘的文字世界。3、解密汉字部首部首是编纂字典时为了便于检索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汉字偏旁。学习和了解汉字部首,对掌握汉字知识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索家们通过《解密汉字部首课程》了解了汉字部首的产生、发展及其来源,也进一步认识了汉字的类别性特征,掌握和理解了一批与“双耳旁”有关的汉字,从字形字义的角度达到了类推字音字义的目标,提高了识字效率和理解能力。4、体验传统文化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经历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生肖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体验》课程将甲骨文、生肖文化、雕版印刷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复合型的文化体验项目。探索家们在研学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雕版印刷工艺,制作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十二生肖甲骨文印刷作品,既学习了印刷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又体验了雕版制作和印刷步骤,这不就是对传统技艺的最佳传承吗5、分享研学感受 研学活动做的好不好,同学们会给出最直接的反馈,探索家们认真写研学调查卡的样子,令人动容,小编感动的那是老泪纵横啊,快来看看同学们写了些什么吧。“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我骄傲自己是炎黄子孙,也希望美丽的汉字可以继续传承下去。”——申宸华同学留言“中华汉字源远流长数千年,我们如果不能溯其根源,便难以知晓文字的初心,课堂知识蕴含丰富,生动形象,令人受益匪浅。”——申沛潇同学留言“中华之魂,世界名片,中国汉字使我穿越岁月,与古人对白,与历史对话。研学特点鲜明,内容博大精深。”——刘晋奇同学留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需要我们传承、发展,我希望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广大。”——原艺倩同学留言     “非常好的一次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生动形象的向我们讲述了汉字的来源,激发了我对汉字的兴趣,十分有意义,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汉字,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一份力量。”——马成龙同学留言。林州市第九中学文字探索之旅,以眼观、体验、参阅、聆听、思考作为探究的切入方式,同时生动有趣的学习手册贯穿始终,让同学们在实践和观展中更好地触碰汉字,探索汉字,理解汉字的源流和意义,从而将其中的文化内涵作进一步的体验与转化。有所学习,有所收获,才是这次研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将课堂上所学和校外实践相结合,这才是博物馆研学的真正意义!   愿这文字文化的卷入和流淌能始终滋养着我们彼此的生活和心灵!
日期:[ 2019-06-07 ] 阅读:13624
研学动态|安阳市灯塔路小学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
    2019年5月23日、24日上午,安阳市灯塔路小学二年级340名学生,分两批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请您随着这次活动掠影,来了解一下他们探寻中国文字文化的足迹。1入馆教育    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活动的基本情况,发放了《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手册——舞动的汉字》,强调了研学注意事项。通过看手册和听讲解相结合,让同学们全面了解研学活动的内容设置。在开始研学活动之前,明确此次研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带着疑问进行研学活动。 2有序入馆研学活动马上要开始了,在进行过入馆教育后,同学们都纷纷表示要做文明小观众,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入馆,对这座神秘的文字殿堂充满好奇。 3展厅参观    研学老师仔细为同学们介绍中国文字博物馆基本陈列,讲述汉字起源、发展、演化至今的过程。原来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深厚的内涵,之前总认为学汉字只是把字音、字义、字形学会就可以了,没想到汉字背后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边记,收货颇丰。 4汉字教育知识课程    汉字能够舞动起来?这个还真没想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经典汉字教育知识课程《舞动的汉字》与各位同学准时相约。“人”字的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女”字背后反映着古人生活的哪个细节?“斗”这个字为什么是个多音字?“保”字为何是一把辛酸泪?同学们学汉字、解汉字、演汉字。巧妙的文字组合,汉字好奇妙啊!同学们席地而坐,感悟汉字的博大精深。认真做笔记的孩子最美!让汉字舞动起来,让学习快乐起来!同学们用肢体摆造型、演汉字! 5调查留言    一个上午的研学活动就要结束了,活动短暂但很快乐,同学们纷纷将感受留下。申羽辰同学留言道:“这次我非常满意,有一位漂亮的大姐姐指导着我们去学习文字,有些不会的,大姐姐给我们讲解了,我觉得这次很开心,而且我们还学到了一些舞动的汉字。”牛雅琪同学留言道:“我学了很多甲骨文,还把人的动作做成了字,我还学了很多有趣的舞动的汉字,我喜欢这次研学活动,下次我和妈妈一起来参观文字博物馆。”    汉字并不是横竖撇捺等笔画的简单组合,它是有历史文化的文字,是有情感生命的文字。此次研学活动有助于同学们树立文化自信,通过深入学习部分汉字的故事,养成爱劳动、有礼貌的好品格。今后我们将继续讲好中国文字故事,做好汉字推广活动,不断发掘文字文化内涵,也期待更多的同学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参加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日期:[ 2019-05-24 ] 阅读:14347
研学动态|安阳市文峰区明德小学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
    2019年5月23日下午,安阳市文峰区明德小学四年级的105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有序的队伍,来到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参加研学活动,亲眼目睹,亲耳所闻,亲身体会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勿忘礼仪之邦,牢记中国形象。    进馆前,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情况、此次研学的具体流程以及研学中最重要的文明参观、安全教育等内容。孩子们默默的把每一个注意事项都记在心理,争做文明小达人。红领巾心向党 队旗飘飘展风采    接下来,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进入展厅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同学们一边认真地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一边仔细观察展出的文物,阅读标签上的简介,很多同学还做了简单的记录,听到震撼处,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老师讲得很仔细,同学们听得很专注。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来到位于博物馆四楼的会议室,进行汉字教育课程的学习,我们专门为同学们安排了最受大家欢迎的课程——《发现汉字之美》。这节课主要分为巧妙的文字组合、文字知识早知道、听故事学造字、看图画造汉字,连连看共五个环节。同学们兴趣盎然、热情高涨,与老师配合默契,特别是最后穿越历史,变身小仓颉的环节,同学们最是喜欢,纷纷拿起笔学习仓颉“创造”汉字。同学们“造”的字和古人写的字相似度很高呢,看来我们明德小学的同学们还真的是善于观察和总结呢,棒棒哒!小编给你们点个赞!同学们认真听课中…     研学活动的最后一项是互动环节——《我画甲骨文字画》,同学们回顾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故事,学习了和这个成语有关的甲骨文,最后用这些甲骨文将整个成语故事给画了出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有自己的特色的甲骨文绘本。这个活动我喜欢,能学习甲骨文,还能画画,非常有趣呢!    到此安阳市文峰区明德小学的研学活动就圆满结束了。同学们在边学边思边参与中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这种学习活动很有意思,让我知道了甲骨文的神奇,我被汉字深深折服,我一定要认真学习汉字。”王玥婳同学说。同时她还表示很喜欢这种边玩边学的学习方式,令她感到印象深刻。    有所学习,有所收获,才是这次活动的最终目的。将课堂上所学和校外实践相结合,这才是博物馆研学的真正意义!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是一个新事物,对博物馆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今后,中国文字博物馆将逐步提升研学条件,研发高质量的研学课程体系,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研学实践教育服务
日期:[ 2019-05-23 ] 阅读:13291
研学动态|安阳市烧盆窑小学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
    2019年5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刚开馆,就迎来了130多位着装整齐小学生,他们是来自安阳市烧盆窑小学二年级一班至三班的孩子们。请您随着这次活动掠影,来了解一下他们学习中国文字文化的身影。1、发放活动手册    老师们为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手册,让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我馆基本情况、研学注意事项、研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等情况。2、入馆教育    研学活动马上要开始了,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和要求、具体流程是什么,张老师讲得详细,同学们听得仔细。今天的研学活动安排好丰富,除了参观展厅,了解神秘的古文字,还能听老师讲汉字故事、动手体验传统汉字传播技艺,想想就觉得好兴奋,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要出发了。3、展厅参观    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充满好奇地进入了这座文字的殿堂,畅游在文字的世界里。同学们有序参观,认真听老师讲汉字的故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孩子们学习劲头十足。4、汉字教育知识课程    关注天气预报,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尤其出门前要查查天气情况。与气象有关的这些汉字是怎么演化至今的,没上这节课前,同学们还真不了解。在《气象万千》这节课上,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听了一个“字宝”奇遇记的故事,听故事,学汉字。5、汉字互动体验项目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经历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生肖又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同学们亲自动手体验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将甲骨文、生肖文化、雕版印刷相结合,学习印刷术起源、发展的历程,体验雕版印刷的步骤,传承汉字传统传播技艺。6、调查留言    活动即将结束之时,同学们纷纷留言,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李龙壹同学留言道:“我今天学到了甲骨文,我知道了古代的文字,我很喜欢这里。”郝婧伊同学说:“我们今天学会了很多甲骨文,龟甲上有很多字,特别小的字。”张博闻同学留言道:“甲骨文字博大精深。”王舒瑶同学说:“我今天学到了月字的甲骨文,知道了月亮本身不发光。”丁子平同学留言道:“我知道了很多关于字体的历史。”郭梦佳同学说:“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觉得甲骨文也很有趣,老师还教我们写甲骨文。”……    汉字是有情感的文字,隐含着祖先对我们的无尽期许,是一种生动的德育资料。我们将继续把甲骨文识字教育与亲情教育以及人生哲理相结合,启发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爱劳动、有礼貌、尊师友、惜时光的好品格。    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期待你~
日期:[ 2019-05-16 ] 阅读:8714
研学动态|林州市市直第三小学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
2019年5月8日至5月9日,林州市市直第三小学四年级共14个班约1000余人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参加研学活动。同学们求知热情高涨,收获满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此次的研学之行。1入馆教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学第一项活动就是入馆教育。老师向学生们分发了本次研学活动的教育实践手册,并就如何做一名博物馆合格的参观者、这次研学活动我们主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效果、有哪些注意事项等问题向学生们进行了说明和要求。2 展厅参观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分批分组参观中国文字发展史基本陈列,了解汉字各个时期的字形特点,仔细研读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作为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的古文字,甲骨文穿越了3000多年的历史时空,将生命延续至今,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3汉字知识教育课程同学们在学校上课和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上课还真是有很大不同呢!博物馆的老师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汉字知识教育课程《气象万千》,通过听故事、画图画和做游戏等方式,讲述了一个名叫“字宝”的小精灵从太空来到地球的经历。同学们学到了很多和气象有关的文字演变过程,大家走近甲骨文,树立了传承汉字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4汉字文化体验课程参观完展厅,听过生动有趣的汉字知识教育课程,没想到还能亲自动手体验《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老师们将甲骨文、生肖文化以及雕版印刷技术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既学习和了解到印刷术起源、发展的历程,又体验了雕版印刷的步骤,传承了汉字传播的传统技艺。5 调查留言同学们将自己所见、所思、所感写于卡上,小编随机挑选了几则和大家分享。“在这里,我学到了中国的甲骨文,让我更进一步地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文字。”张浦楠留言。“参加了这次研学活动,我懂得要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李昊静留言。“这次课程再现了中华汉字的文明,让我有很深的感受,知道了汉字的演化过程。”张珂留言。“老师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我感谢您为我们讲课,您辛苦了。”原柯蓝留言。“我觉得这次研学非常有趣,不仅让我学会很多甲骨文,而且学的很开心很轻松,以后我还要来。”桑艺珂留言。“这次来中国文字博物馆,我感到了我们中国人的伟大。还让我学到了甲骨文的写法,比如:日、月、星、云、雷、雨……”侯重宇留言。“这次活动我很满意,有小故事、小拓展,还有带你去认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希望下次还有这样的活动!”李元潇留言。“这个博物馆让我知道了许多,也让我感受到了文字悠久的文化。”郭芯言留言。”“本次学习认识到了中华的千古文化,更深一步了解汉字,希望我的学习和书法都更上一层楼。”夏光良留言。“在这次学习中,我了解到了中国的文字历史非常悠久,汉字是中国为一大历史、一大奇迹。”刘豪杰留言。“中国文字博物主要是记录中国古代的一些文物和文字,我觉得这次学校带我们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下次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的。”原浩汝留言。
日期:[ 2019-05-09 ] 阅读: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