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古有杨时程门立雪以表拜师诚心,后有朱德礼堂鞠躬凸显尊师敬意,可见尊师重教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已流传千年。
中国文字博物馆社教组的教师始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们始终履行立德树人、育人使命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青少年学子传递正能量。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中国文字博物馆为感念师恩特别献礼活动——师泽如光永续存活动,引旨在导青少年感受源远流长的教师文化,唤起年轻一代对教师文化的思考和感恩之情。
2023年9月9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甲骨学堂举办了“师泽如光永续存”感恩教师节主题活动。来自北京、郑州、安阳等地的30组家庭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共同庆祝第39个教师节的到来。此次活动公国文字博物馆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之一,由社教专员杨小玉主要负责,本次活动将科普与甲骨文有机融合,旨在向青少年公众科普教师节相关知识,让莘莘学子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知识,教师这一职业的前世今生。
![]() |
活动还融入相关联的汉字进行甲骨文教学,以激励学子们尊师重道和文化学习的热情。活动通过图文、手工的方式深度讲解,培养学生的尊师、爱师之情。让青少年通过有趣的方式学会感恩老师的爱心,感恩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教诲,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开展的黏土手工活动体验项目,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全面提升了公众认知,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激发了观众对自然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光阴流转,授业之恩难忘;尺素寸心,师生情谊弥深。社教活动已经成为博物馆对外宣传和发挥自身职能的主要途径。下一步,中国文字博物馆要继续坚持常态化、体系化、精细化的教育工作目标,积极打造品牌化活动项目,通过不断加强社教团队建设和创新活动形式提高社教活动品质,扩大活动影响力,充分利用馆内的教育资源和藏品资源,为社会公众打造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场所。“师泽如光永续存”活动主要面向7-12岁观众开放,引导大家从教师溯源、文字学习和献礼体验等多感官交互体验中增进学习体验,让观众进一步加深对教师文化的认知。中国文字博物馆充分利用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平台,吸纳更多的青少年参与活动;打造文博科普课堂,助力文化自信;构建文博科普资源多样性,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