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重要资讯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
11月29日上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向前,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冀晓东,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魏文萃,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出席了仪式。魏文萃主持仪式。冀晓东宣读《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关于命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通知》。李向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揭牌。李宽生在仪式上致辞,他说,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十年来,已累计接待参观游客近120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游客近400万人次。精心筹展的《汉字》巡展,已举办110余站。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专家大讲堂”,面向青少年开设的“汉字驿站”、“甲骨学堂”、“汉字梦想成长之旅” 夏令营、“文字文化进校园”等社教活动850余场, 40000余个家庭参与。此次,中国文字博物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能够得到这项殊荣我们倍感荣幸。今后,中国文字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中华文字、文化、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提升展陈、社教等相关内容,推广和普及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在管理和服务上创一流品牌,助推安阳文化强市、河南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发展,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日期:[ 2019-11-29 ] 阅读:6763
“守望汉字”联盟正式成立
11月16日上午,“守望汉字”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清华大学教授、(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主席兼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言恭达宣布联盟正式成立。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在大会上宣读2019• “守望汉字”联盟宣言。“守望汉字”联盟成立会议在11月15日晚召开。会议由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主持。大会讨论通过了《“守望汉字”联盟章程(草案)》、《“守望汉字”联盟宣言》以及“守望汉字”联盟主要人选建议名单。11月16日,“守望汉字”联盟共同理事长第一次会议召开。“守望汉字”联盟名誉理事长黄德宽、言恭达,执行理事长冯克坚,共同理事长及共同理事长委托代表李守奎、蒋玉斌、徐在国、顾恒、陈亮、张云、肖从礼、黄学钧,理事段艳琴,执行秘书长刘培龙出席会议。西安碑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李慧,抱云堂书院副秘书长彭庆阳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李宽生主持。会议确认了2020年至2022年轮值理事长单位名单,顺序为中国文字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同时明确了联盟定位,联盟单位发挥各自优势资源,通过“守望汉字”联盟的平台积极联合学术界、文博界、艺术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以科学求真的态度推动汉字文化研究与应用;努力为不同的受众策划适用的优秀汉字文化精品;以规范严谨、生动活泼的展示形式,在世界舞台上开展汉字传播与推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加强国际交流,努力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黄徳宽在会议上讲话,他表示成立联盟,首先要明确联盟定位,各个联盟单位要发挥各自平台资源优势,坚持共建、共享、共办。联盟要立足于公益性,明确汉字文化传承与传播为联盟宗旨,青少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联盟单位特色项目展开联盟活动。言恭达表示联盟应开发和利用现代科技传播手段与方式,积极推动汉字、汉字艺术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联盟单位之间合作进行资源互补,既在专业工作职能上得到拓展又延伸社会功能,我们以联合体的形式把资源优势集合起来深入开展青少年美育教育,让青年一代爱上汉字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守望汉字”联盟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守望汉字”联盟执行理事长冯克坚研究员“守望汉字”联盟共同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宽生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清华大学教授、(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主席兼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言恭达,中国文字博物馆首任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研究员冯克坚,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守奎,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徐在国,复旦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国家图书馆展览部副主任顾恒,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陈亮,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张云,甘肃简犊博物馆整理研究部主任肖从礼,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字库业务部副总经理黄学钧,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抱云堂书院秘书长刘培龙,西安碑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李慧,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保管组副组长岳小艺,青年艺术评论学者、抱云堂书院副秘书长彭庆阳出席会议。 
日期:[ 2019-11-16 ] 阅读:25391
文字归巢闪耀三千年文明之光 文化传承展现新时代文明硕果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开馆十周年系列活动
2009年11月16日,一个值得回忆的日子,伴随着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洪亮的声音,中国文字博物馆震撼开馆。十年回眸,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字发展史在这里揭开新的篇章,走向新的辉煌,2019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隆重举行。 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言恭达,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向前,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长治,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宽生,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魏文萃,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中国文字博物馆首任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研究员冯克坚,中国文字博物馆原副书记、副馆长李俊国等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书法家等领导和嘉宾200余人出席开幕式。仪式由魏文萃主持。 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等单位向中国文字博物馆发来了贺信。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顾问宋华平为庆祝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十周年书写“兴甲骨研学攀登金字塔,创文字巡展滋润地球村”的贺词。 李宽生在致辞中表示,2009年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建成开馆。作为我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填补了我国语言文字类博物馆建设的空白,对我国文字、文化、文明的传承、保护、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开馆十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博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展览、文物征集、学术研究、社会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展望未来,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文字博物馆仍旧厚任在肩,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担负起自身的使命,坚定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贺信的要求,以传承弘扬汉字文化为己任,助力国家“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战略,向世界讲好中国文字的故事、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体现其时代价值。 言恭达在开幕式上讲话并宣布“守望汉字”联盟成立。他表示,十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始终以弘扬传承中国汉字文化为己任,以行动守护汉字,弘扬传承中华文化,在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汉字文化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基因。当历史进入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更需要不断回顾历史,重开人文新境。守望汉字文化,传播华夏文明,是我们的职责与方向。学好汉字、写好汉字,已成为关系到中华文化自信、文化传承、民族凝聚力提升甚至国家文化安全的大事。守望汉字,就是坚定不移地以敬畏之心守护经典,守护灵魂,守护文化信仰,肩负时代职责。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和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言恭达倡议,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十多家单位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守望汉字”联盟。 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段艳琴宣读了“守望汉字”联盟宣言。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十周年之际,特别推出由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字·世界情”古文字书法展。开幕式上,中国文字博物馆首任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研究员冯克坚为2019“中国字·世界情”古文字书法展获奖代表颁发获奖证书。仪式上同时揭晓第三届“汉字文化传播奖”评选结果。该奖项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立足于传播汉字文化,对长期以来为中国汉字文化做出特殊贡献的专家学者、书法家、汉字文化传播新闻媒体工作者打造的奖项,希望通过此奖项表彰和激励致力于汉字文化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有识之士更加积极主动地宣传弘扬汉字文化,使传承文字文化的信念不断凝聚,让更多的人了解汉字和汉字文化的魅力和真谛,以文字文化先行,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李学勤先生获得“汉字文化传播终身成就奖”,吴振武、翟万益获得“汉字文化传播杰出贡献奖”,王立军、李守奎、蒋玉斌、王子扬、陈楠、赵树栋、许雄志、仇高驰、傅亚成、周德聪、刘颜涛获得“汉字文化传播奖贡献奖”,并聘任袁伦强、严志斌、李清丽、秦振德、王志立、聂书春、肖方明、罗炳生、章巍、付平为“汉字文化传播使者”。黄德宽馆长为本届获得“汉字文化传播奖”的获奖者代表和“汉字文化传播使者”代表颁发获奖证书和聘书。中国文字博物馆聘请冯克坚为学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黄德宽馆长为冯克坚颁发聘任证书。黄德宽在仪式上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自2009年11月16日震撼开馆以来,在国家有关部委、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及安阳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国内各有关文博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馆党委与冯其庸、李学勤两任馆长带领全馆同志,以汉字文化的传承弘扬为己任,开拓创新,不懈努力,通过各种专题陈展和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步形成了博物馆自身的品牌,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和建馆宗旨,在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汉字文化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今后,中国文字博物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的贺信精神,做好汉字和汉字文化研究,组织承担好“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考释研究”项目和“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评选奖励”的组织实施工作,传承发扬汉字文化,将以甲骨文为标志的汉字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挖掘好、阐释好,为坚定文化自信不断贡献力量,为促进当代文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安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长治代表中共安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十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十年前的今天,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安阳震撼开馆,这标志着安阳作为甲骨文的故乡、中国文字之都,在文字文物藏品保护和展示方面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作为集中展示汉字演变和一脉传承发展历程的文字殿堂,中国文字博物馆肩负着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职责,十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下,中国文字博物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保护、陈列、研究好文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播汉字文化和传承中华文明、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加深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希望中国文字博物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充分发挥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作用、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作用,引领文博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示范作用,努力建设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世界一流博物馆。田凯在仪式上讲话,他代表河南省文物局向中国文字博物馆表示热烈祝贺,十年前,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建成开馆是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标志性的成果。十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成长与发展为河南省文化、文物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日益成为河南省新的文化宣传亮点和名片。习近平总书记对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致以贺信,要求我们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互学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为文字的研究和文字博物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节点,希望中国文字博物馆能够继续扩大社会功能,传承民族文化,服务当代社会,秉持专业特色,突出文字特征,不断丰富文物史料,创新布展陈列,深化研究交流,拓展教育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我省文物系统同仁一道,坚定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贺信的要求,和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发扬文博人的“莫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潜心研究、努力拼搏、在促进甲骨文和文字研究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互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传播汉字文化,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共安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向前宣布“2019中国字·世界情古文字书法大展”“回首·展望——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十周年图片展”开展。 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一同参观展览。“中国字·世界情”古文字书法展从2017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2届,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强烈关注和踊跃参与。本届大赛共收到世界各地,包括收到来自美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澳门等地区的作品2300余件。此次展出其中200幅入展作品,20件获优秀奖书法作品,入展作品基本涵盖了古文字书体的形式。展览的举办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古文字书法的审美范畴艺术意境与表现手法,建设和谐文化,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意义深远。“回首•展望——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十周年图片展”回顾中国文字博物馆十年来的成长壮大历程,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中国文字博物馆人在文物研究与保护、文字展示与教育、文化传承与弘扬、文明交流与互鉴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于探索。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国文字博物馆精心筹备了此次展览,展览从建设、开馆、运行、展望、关怀五个篇章回顾了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同时描绘了博物馆的美好蓝图。出席仪式的省市领导还有河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康国义、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联主席郑象征、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副局长李齐越。出席今天仪式的文博单位领导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博研究院副院长霍宏伟、首都博物馆副馆长杨文英、国家图书馆展览部副主任顾恒、国家典籍博物馆保管组副组长岳小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陈亮、安阳市文物局副局长、安阳市民俗博物馆馆长魏爱霖、安阳市文物局副局长、安阳市考古所所长孔德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殷墟博物馆馆长岳占伟、安阳市殷墟管理处主任王银安,安阳博物馆馆长周伟,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张云,西安碑林博物馆宣教部主任李慧,甘肃简牍博物馆整理研究部主任肖从礼。出席今天仪式的专家学者还有清华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李守奎,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李宗焜,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在国,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分党委书记、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王立军,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王蕴智,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唐际根,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蒋玉斌,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字库业务部副总经理黄学钧。出席今天仪式的书法家还有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赵树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许雄志,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仇高驰,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傅亚成,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抱云堂书院秘书长刘培龙,抱云堂书院副秘书长彭庆阳,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继贤等。
日期:[ 2019-11-16 ] 阅读:21827
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凯视察指导中国文字博物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贺信精神
11月5日,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凯在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的陪同下莅临中国文字博物馆视察,指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贺信精神。中国文字博物馆李宽生、段艳琴参加汇报座谈。    李晓阳、李宽生分别汇报了关于安阳市落实习总书记贺信精神规划和建议以及中国文字博物馆十年来的发展情况、研究成果以及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田凯对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文物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要解放思想,放宽眼界。中国文字博物馆是国字头博物馆,要坚持古文字、甲骨文的学术路线,不偏不倚,工作的核心是文字的传承、保护、展示、传播。甲骨文所涵盖的思想内涵、政治制度、经济和社会生活内容丰富,作为这样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研究本体,中国文字博物馆不仅要展示甲骨文,还要展示和传播它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要站位高,从更高的文化层面做工作。甲骨文有书法之美,更重要的是甲骨文是中国人认识世界、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文字创造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思维模式,其中蕴含着中国哲学内涵。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工作不仅要立足甲骨文、古文字、中国文字,还要从更大、更广的文化事业上做工作。
日期:[ 2019-11-05 ] 阅读:4363
中国文字博物馆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贺信精神
    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11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中国文字博物馆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甲骨文这一冷门但又极具历史文化意义的学科的高度重视,对古文字学界乃至整个文化界的同仁都是极大的鼓舞,必将促进甲骨文研究更好、更快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作为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我们感到非常振奋。中国文字博物馆领导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以来一直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十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文字文化的学术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的、文化产业等活动,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今后,中国文字博物馆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为引领,进一步把准定位、完善长期规划、健全功能、全面提升为公众服务水平,向世界讲好中国文字故事,讲好中国文化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字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更好地利用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学堂这一大型公益性社会教育平台,结合甲骨文字等古文字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研究甲骨文的文化思想和历史价值,面向青少年传播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文化,真正做到传播、传承甲骨文。中国文字博物馆开馆近十年来,在文字文化传承与传播上做出了大量工作,其中《汉字》巡展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秉持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诉求精心打造的,面向国内外的大型文化展览,是博物馆开门办展的具体体现。展览系统全面地展示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应用,生动鲜活地再现汉字的书写艺术及数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妙趣精华。展览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版本,先后举办了一百余场。这场文化盛宴所到之处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文字文化热潮,对传递中华传统文化自豪感、提升民族凝聚力、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中国文字博物馆承担的“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的考释研究”项目也与2016年启动。该项目共包括10个子课题,由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等单位参与。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同意,中国文字博物馆于2016年10月、2017年7月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新浪网、搜狐网等各大报纸网站登发了《关于征集评选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第一批评审结果已于2018年6月对外公布, 2019年5月23日在光明日报等发布了《关于征集评选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已于2019年10月31日截稿,目前共收到论证报告84份,近期将开始初评工作。2014年,我馆开辟了甲骨学堂作为广大中小学学生的第二课堂,近年来,甲骨学堂以馆藏文物为基础,以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托,研发了100多项汉字主题教育项目,在馆内外举办汉字教育活动近1000场,吸引了近40000个家庭参与活动,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学好汉字、用好汉字、爱上汉字、传播汉字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家长的热情追捧。中国文字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更好地利用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学堂这一大型公益性社会教育平台,结合甲骨文字等古文字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研究甲骨文的文化思想和历史价值,面向青少年传播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文化,真正做到传播、传承甲骨文。    今后我们要更加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担负起自身的使命,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甲骨文研究和传承方面的平台优势,做好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研究、宣传、普及和推广工作。
日期:[ 2019-11-04 ] 阅读: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