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 甲骨学堂 | 校园活动
中国文字博物馆“我爱甲骨文”科普教育活动走进安阳市自由路小学
为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华汉字文化科普教育阵地的作用,在2023年科技活动周之际,5月23日,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安阳市科技局走进自由路小学开展了一场“我爱甲骨文”科普教育活动,通过以甲骨文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提升了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了青少年科学精神和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400余名小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安阳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邵忠民、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于笑莹、安阳市科技局人事科(科技人才与科普科)科长李付山、北关区教育局督导室主任高东瑞、北关区教育局装备中心主任康卫星、自由路小学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校长黄芳出席了活动开幕式,仪式上中国文字博物馆还向学校师生赠送了甲骨文相关的书籍。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于笑莹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十分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开辟了甲骨学堂、研学实践教育,开展实施了“我爱甲骨文”“汉字精神励少年”进校园项目,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科学普及阵地作用和展教结合的方式,精心设计以甲骨文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活动,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精心设计以甲骨文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活动,面向青少年宣传推广科学知识、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进行探究式、互动式学习。仪式结束后,中国文字博物馆面向自由路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开展了“字载文明 技铸辉煌”甲骨文特色教育课程,通过“众”“协”“丝”“衣”“纸”等字的造字本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冶炼业、纺织业相关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智慧,感受古代中国科技的繁荣与辉煌,并通过古今科技文明的延续对比,让学生感受现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启迪新时代青少年传承优秀文化,开发先进科技,为祖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中国文字博物馆还精心打造了“我们的汉字”青少年微型展览,以展板的形式带进了学校,并组织学生参观了展览。另外,还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开设了“舞动的汉字”“甲骨文韵律操”“传承传统技艺——雕版印刷”“甲骨文十二生肖粘豆”“竹简编写”“木质字坊拼装”等互动体验,课堂气氛活泼,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求,求中知。孩子们表示,我们的祖先真伟大,利用各种事物的形象创造了甲骨文字,并且传承到了今天,我们要好好学习,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本次科普进校园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视察时的讲话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不断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拓宽博物馆教育,宣传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文化的实施手段,在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学好汉字、用好汉字、传承汉字的理想,激发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四个自信,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成为传承文化、传承科学的小使者!
日期:[ 2023-05-24 ] 阅读:1086
安阳市科技活动周 中国文字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走进 安阳市第八中学
6月2日下午,中国文字博物馆利用学校延时课时间将科普教育活动带进安阳市第八中学,为八中的师生开展了中国文字发展史讲解、“九天揽月显忠诚、科技托起中国梦”国家安全教育课程以及互动体验等活动,并为师生送去了科普教育书籍,引导学生汲取文化智慧,坚守文化自信,绵延文化基因。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魏文萃,安阳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海山,安阳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丰丰,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于笑莹,安阳市第八中学校长张玉柱,安阳市科技局人事科科长李付山出席了活动。魏文萃在讲话中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立足安阳地域文化特色,结合馆藏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科普教育阵地作用,针对青少年受众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量身定制以甲骨文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教育课程走进校园。今后中国文字博物馆人将进一步探索馆校合作模式,拉近孩子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多贡献。张玉柱表示,这次活动对传承优秀文化,进行科普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地促进和推动作用,安阳市第八中学也将开展类似项目的研究,更多地组织各种类型的科普和传统文化等教育活动。仪式上,赵丰丰宣布2022年安阳市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暨中国文字博物馆科普教育走进安阳市第八中学活动开始。活动上,中国文字博物馆向安阳市第八中学的师生捐赠了科普教育书籍。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志愿者向学生普及文字发展和演变的知识。“九天揽月显忠诚、科技托起中国梦”国家安全教育课程,通过神州十三号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工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并讲述了近年来我国太空科技的发展。课程结合“神州”“天宫”“火星”等甲骨文字的学习,把传统文化和科技知识相结合,增长了科技知识,也让传统文化更加入脑入心。 在互动环节中,雕版印刷、中国文字博物馆标志性建筑字坊拼装、甲骨文T恤制作、竹简编联制作等互动体验活动丰富多彩。活动结束后,七年级学生付雨琪激动地说,中国文字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进校园让我们近距离的体验到了雕版印刷、竹简编联、手绘甲骨文T恤,让书本上的传统文化活了起来,感受到祖国文字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我们的文化熠熠生辉,我们的明天未来可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字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进校园,面向青少年普及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成就,在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培育科学精神,同时让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体验中学深悟透科学文化知识,引导青少年树立“四个自信”。
日期:[ 2022-06-22 ] 阅读:1739
中国文字博物馆“科技筑梦”助力“双减”科普校园行活动走进安阳市龙安区锦绣学校
6月22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联合安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开展“科技筑梦”助力“双减”科普校园行活动走进安阳市龙安区锦绣学校。通过开展以甲骨文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青少年科学精神和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魏文萃,安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二级调研员张兴玉,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于笑莹,安阳市龙安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铮,安阳市龙安区锦绣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谢谋荣等领导出席了活动开幕式。魏文萃在开幕式上表示,多年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充分发挥科普教育阵地作用,定制以甲骨文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教育课程,推进实施了“我爱甲骨文”“汉字精神励少年”进校园等科普教育项目,采取参与、体验及互动展示等方式,广泛宣传推广科学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导青少年进行探究式、互动式学习。谢谋荣表示,这次活动是一次文化的启蒙、科技的启蒙,更是一次成长的启蒙,是启发学生科学兴趣,文化智慧的平台,是开拓学生广阔视野、形成学生科学认知的平台,我们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在本次活动中获得新知、锻炼能力、实现成长。张兴玉在开幕式上宣布“科技筑梦”助力“双减”科普校园行活动启动。张兴玉代表安阳市科协授予锦绣学校“‘科技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奖牌。中国文字博物馆向安阳市龙安区锦绣学校捐赠图书。仪式结束后,中国文字博物馆面向锦绣学校四年级学生开展了“舞动的汉字”甲骨文特色教育课程,孩子们学到了人、从、众、行、女、安等与“人”相关的甲骨文字,并用人体组成了所学到的甲骨文。课堂中引入互动项目,让孩子们体验雕版印刷技术,感悟古人科技的智慧结晶。孩子们手中拿着自己制作的雕版印刷作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中国文字博物馆还将基本陈展“中国文字发展史”浓缩成适合青少年参观的展览,以展板的形式带进了锦绣学校,并组织学生参观了展览。另外,还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开设了“我画甲骨文字画”“传承传统技艺——活字印刷”“科技认知未来”等互动体验,课堂气氛活泼,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求,求中知。孩子们表示,我们的祖先真伟大,利用各种事物的形象创造了甲骨文字,并且传承到了今天,我们要好好学习,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本次校园行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开展“科技筑梦”助力“双减”科普教育活动,不断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拓宽博物馆教育的实施手段,拉近孩子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全面助推基础教育“双减”工作,厚植科学文化沃土,培育时代新人。
日期:[ 2022-06-22 ] 阅读:8591
迎夏至节气 学甲骨文字——中国文字博物馆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走进 安阳市北关区新都城幼儿园
6月20日,中国文字博物馆传统文化教育“触碰甲骨 字趣飞扬”特色甲骨文教育活动走进安阳市北关区新都城幼儿园。本次活动的主题结合夏至节气,讲述夏至节气的传统文化知识,讲解“夏至”两个字从甲骨文字到简体字的演变过程。“夏日炎炎,小朋友们怎么过夏天?”“夏天有什么好吃的?”“夏至的到来代表什么呢?”“夏至两个字的甲骨文字怎么写呢?”……北关区新都城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了解夏至的由来,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社教老师为孩子们讲述了“夏至”的含义、节气特点和文字演变历程,孩子们开心地参加课堂互动。夏天是彩色的,是美丽的,有甜甜的大西瓜,冰凉的冷饮和带给我们凉爽的小扇子,小朋友们用灵巧的小手制作了夏至节气卡片。中班的小朋友刘珂豪和刘籽菡表示,甲骨文很有趣,就像一幅画一样,我们很喜欢甲骨文。北关区新都城幼儿园园长李庆云表示,今天我们安阳市文字博物馆的志愿者们给新都城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甲骨文活动,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当中,了解了夏至的文化,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甲骨文字在孩子心中从小扎根,给他们播下一生幸福的种子。新都城幼儿园的常静老师说,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字形形象生动,非常符合幼儿园孩子的形象认知思维。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我们有责任传承汉字文化。夏至的到来标志着炎热的夏天开始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和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字文化的热情,通过解读一脉相承的汉字发展脉络在幼儿心中根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在孩子内心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
日期:[ 2022-06-20 ] 阅读:9360
“熠熠生辉文字行——我爱甲骨文”科普教育活动走进高新区实验小学
2022年5月26日上午,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恰逢“科技活动周”,中国文字博物馆走进高新区实验小学组织了一场“熠熠生辉文字行——我爱甲骨文”科普教育活动,近600名小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学习到三千年前甲骨文字的奥秘。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于笑莹, 安阳高新区实验小学校长晁丽英,安阳市文物局博物馆科和安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活动仪式。仪式上中国文字博物馆还向学校师生赠送了甲骨文相关的书籍。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纪念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贺信精神,赓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引导中小学生充分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走进小学校园,将甲骨文字科普活动带进学校,让小学生们了解、学习、认识甲骨文字,共同感悟文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堂“我为祖国增光彩”的现场课,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家”“正”“直”“人”“美”“好”等甲骨文字,通过介绍甲骨文字的字形演变和造字本义,激发了青少年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引导他们做爱国、正直、勤劳、守礼、诚信、友善、好学的新时代少年。现场还开展了“甲骨文十二生肖手绘T恤”、“传统技艺体验——印刷术”等体验活动。高新区实验小学的学生还进行了甲骨文创意作品交流展示。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兴趣盎然,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学会了甲骨文字知识,在文字的海洋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中国文字博物馆宣传教育部主任于笑莹表示,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十分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开辟了甲骨学堂、研学实践教育馆内社教活动,开展实施了“我爱甲骨文”“汉字精神励少年”进校园项目,充分发挥中国文字博物馆科学普及阵地作用和展教结合的方式,精心设计以甲骨文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活动,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面向青少年宣传推广科学知识、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学习进行探究式、互动式学习。安阳高新区实验小学校长晁丽英表示,这次活动感受最深的是在课堂上听课的孩子们,大家如此近距离的走进了甲骨文,学习最璀璨的瑰宝。感谢中国文字博物馆带来古文字这股清凉的风,让学生又一次体会到了甲骨文的渊博与厚重。高新区实验小学的学生激动地说:“我被甲骨文的魅力和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习近平爷爷说:要树立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只有中国的汉字是一脉相承传承下来的,我一下子就自信了起来,今后我会和同学们一起好好学习,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下去。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一座以文字为主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肩负着传播文字知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通过举办以甲骨文为主题的科普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体验甲骨文的奇妙之旅,激发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四个自信,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成为传承文化文明的小使者!
日期:[ 2022-05-27 ] 阅读: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