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学堂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 | 甲骨学堂
国庆假期甲骨学堂里绽放精彩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文字博物馆甲骨学堂特别策划了“壮丽70载,我爱你中国——十一国庆节主题系列活动”,为广大青少年儿童准备了7场内容丰富的社教活动,近200余名孩子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度过了一个文化与快乐齐飞的国庆节。快跟随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吧。10月1日上午,甲骨学堂里热闹非凡,100余名孩子和家长齐聚这里,一起观看国庆70周年阅兵式电视直播。阅兵式开始后,前一刻还在嬉闹的孩子们马上站起来,挺拔了身姿敬队礼,唱国歌。在阅兵进行到精彩处,孩子们都会大呼喝彩,气氛显得非常热烈。今天集体观看阅兵的这些孩子们,一定会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假期第二天,大朋友小朋友依旧热情不减,满怀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之心,准时来到甲骨学堂。通过《壮丽70载——我爱你中国》、《说文小课堂——爱国如家》两堂课,理解了“家”和“国”两个字的内涵和本意,明白了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的道理,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了良好的爱国情操。最后,孩子们满怀崇敬之情亲手制作了一面五星红旗,爱国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我为祖国增色彩,那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要为祖国增色彩,首先要从小事做起。甲骨学堂该课程的设置必将让孩子们增强中国是我们的家园,我要为祖国增光添彩的信念。下午的课程孩子们绘制了天安门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画面,孩子们高举作品致敬祖国。 假期出游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那古代人出行的方式是怎样的呢?《舟车出行》带你进入古人的世界,带孩子们解读了了有关出行的汉字。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为孩子们加强了国家的版图意识,增强了孩子们守护疆土的责任感。孩子们一点一点感受着国家地图的轮廓,一笔一笔描绘着中国美丽的疆土。
日期:[ 2019-10-04 ] 阅读:7933
研学动态︱2019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河南分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
“难忘、回忆、感动……。”21日下午,来自台湾的学生在谈到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演变后的感受时,这样说道。7月21日下午14:00,中国文字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激情四射、活力满满,带着海峡两岸人民的美好祝愿,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们是参加2019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河南分营的朋友们。观展厅、舞汉字、做印刷、悟书法……在这一下午的学习参观中,他们亲身感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共同体验同文同宗、同根同源的华夏文明,在追本溯源、相亲相爱和携手圆梦中增强认知和认同。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他们的精彩文字之旅吧。第一项活动,当然是展厅参观了,通过讲解员的倾心讲述营员们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大家不仅感慨道:“古人实在太厉害了!”营员们在展厅里认真听讲解参观结束后,营员们在我馆四楼多功能厅参加了研学实践教育课程——《舞动的汉字》。你相信汉字会跳舞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大家能看出学生们摆的是什么字吗?舞动的身体舞动的汉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经历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亲手体验了雕版印刷工艺,制作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十二生肖甲骨文印刷作品,既学习了印刷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又体验了雕版制作和印刷步骤,这不就是对传统技艺的最佳传承吗!亲手制作雕版印刷好激动!活动的最后一项是书写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博物馆李老师的带领下,营员们纷纷拿起毛笔,书写甲骨文,李老师说“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所以写书法时不能有圆转的笔画,要有棱角一些,甲骨文书法要用中锋书写,不能用侧锋,起笔藏锋……”在李老师专业的讲授,细心的指导下,营员们写下了自己的甲骨文生肖和姓氏,开心不已,并表示“原来书写甲骨文字这么有趣,既像画画,又不是画画,太神奇了!”认真学习甲骨文书法在其乐融融的甲骨文书法学习中,此次特殊又有意义的文字之旅就要结束了,营员们和老师依依不舍,共同写下了“两岸一家亲,共筑中国梦”的书法作品,并合影留念。两岸一家亲,共筑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说:“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当下, 两岸关系虽然崎岖坎坷,但终究能打破长期隔阂,因为大家是骨肉相亲、血脉相连、文化相融,因为两岸和平发展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因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台湾同胞在内的每名中华儿女的梦。使命在肩,开启研学之旅,就是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浇灌滋养,孕育滋养两岸青少年的一家亲。台湾青年,中国文字博物馆欢迎你,祖国欢迎你呦!
日期:[ 2019-07-24 ] 阅读:18631
研学动态|林州市第九中学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
诗词名篇《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当当当~~~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小编在这里祝各位端午安康,幸福吉祥。沉江以报国,楚辞韵未尽。端午到,艾叶香。今天,我们翻开泛黄的史册,溯源而上,缅怀屈原,重温历史。端午小长假已经开始了,但是小编不能休息,还要继续码字将最最新鲜热辣的研学动态带给大家。6月6日下午,中国文字博物馆奇妙的文字研学之旅再度出发,一群求知欲旺盛又勇敢的探索家们在这里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快跟着小编一起去现场看看吧!雨后的安阳晴空万里,凉风习习,来自林州市第九中学的260名探索家们精神抖擞,准备开启精彩的文字之旅。春风满面、彩旗飘飘、期待满满。1、安全文明礼仪探索之旅开始之前,入馆教育必不可少,研学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情况、研学具体流程以及研学中最重要的文明参观、安全教育等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参观秩序、学习氛围和文明礼仪,用文明书写中国人的形象。2、畅游汉字长河汉字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他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发展演变的呢?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在甲骨文背后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探索家们想要探寻的知识还真不少,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神秘的文字世界。3、解密汉字部首部首是编纂字典时为了便于检索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汉字偏旁。学习和了解汉字部首,对掌握汉字知识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索家们通过《解密汉字部首课程》了解了汉字部首的产生、发展及其来源,也进一步认识了汉字的类别性特征,掌握和理解了一批与“双耳旁”有关的汉字,从字形字义的角度达到了类推字音字义的目标,提高了识字效率和理解能力。4、体验传统文化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经历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生肖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文化现象。《甲骨文十二生肖雕版印刷体验》课程将甲骨文、生肖文化、雕版印刷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复合型的文化体验项目。探索家们在研学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了雕版印刷工艺,制作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十二生肖甲骨文印刷作品,既学习了印刷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又体验了雕版制作和印刷步骤,这不就是对传统技艺的最佳传承吗5、分享研学感受 研学活动做的好不好,同学们会给出最直接的反馈,探索家们认真写研学调查卡的样子,令人动容,小编感动的那是老泪纵横啊,快来看看同学们写了些什么吧。“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我骄傲自己是炎黄子孙,也希望美丽的汉字可以继续传承下去。”——申宸华同学留言“中华汉字源远流长数千年,我们如果不能溯其根源,便难以知晓文字的初心,课堂知识蕴含丰富,生动形象,令人受益匪浅。”——申沛潇同学留言“中华之魂,世界名片,中国汉字使我穿越岁月,与古人对白,与历史对话。研学特点鲜明,内容博大精深。”——刘晋奇同学留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需要我们传承、发展,我希望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广大。”——原艺倩同学留言     “非常好的一次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生动形象的向我们讲述了汉字的来源,激发了我对汉字的兴趣,十分有意义,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汉字,为传承中华文化贡献一份力量。”——马成龙同学留言。林州市第九中学文字探索之旅,以眼观、体验、参阅、聆听、思考作为探究的切入方式,同时生动有趣的学习手册贯穿始终,让同学们在实践和观展中更好地触碰汉字,探索汉字,理解汉字的源流和意义,从而将其中的文化内涵作进一步的体验与转化。有所学习,有所收获,才是这次研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将课堂上所学和校外实践相结合,这才是博物馆研学的真正意义!   愿这文字文化的卷入和流淌能始终滋养着我们彼此的生活和心灵!
日期:[ 2019-06-07 ] 阅读:13277
研学动态|安阳市灯塔路小学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
    2019年5月23日、24日上午,安阳市灯塔路小学二年级340名学生,分两批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请您随着这次活动掠影,来了解一下他们探寻中国文字文化的足迹。1入馆教育    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活动的基本情况,发放了《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手册——舞动的汉字》,强调了研学注意事项。通过看手册和听讲解相结合,让同学们全面了解研学活动的内容设置。在开始研学活动之前,明确此次研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带着疑问进行研学活动。 2有序入馆研学活动马上要开始了,在进行过入馆教育后,同学们都纷纷表示要做文明小观众,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入馆,对这座神秘的文字殿堂充满好奇。 3展厅参观    研学老师仔细为同学们介绍中国文字博物馆基本陈列,讲述汉字起源、发展、演化至今的过程。原来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深厚的内涵,之前总认为学汉字只是把字音、字义、字形学会就可以了,没想到汉字背后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边记,收货颇丰。 4汉字教育知识课程    汉字能够舞动起来?这个还真没想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经典汉字教育知识课程《舞动的汉字》与各位同学准时相约。“人”字的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女”字背后反映着古人生活的哪个细节?“斗”这个字为什么是个多音字?“保”字为何是一把辛酸泪?同学们学汉字、解汉字、演汉字。巧妙的文字组合,汉字好奇妙啊!同学们席地而坐,感悟汉字的博大精深。认真做笔记的孩子最美!让汉字舞动起来,让学习快乐起来!同学们用肢体摆造型、演汉字! 5调查留言    一个上午的研学活动就要结束了,活动短暂但很快乐,同学们纷纷将感受留下。申羽辰同学留言道:“这次我非常满意,有一位漂亮的大姐姐指导着我们去学习文字,有些不会的,大姐姐给我们讲解了,我觉得这次很开心,而且我们还学到了一些舞动的汉字。”牛雅琪同学留言道:“我学了很多甲骨文,还把人的动作做成了字,我还学了很多有趣的舞动的汉字,我喜欢这次研学活动,下次我和妈妈一起来参观文字博物馆。”    汉字并不是横竖撇捺等笔画的简单组合,它是有历史文化的文字,是有情感生命的文字。此次研学活动有助于同学们树立文化自信,通过深入学习部分汉字的故事,养成爱劳动、有礼貌的好品格。今后我们将继续讲好中国文字故事,做好汉字推广活动,不断发掘文字文化内涵,也期待更多的同学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参加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日期:[ 2019-05-24 ] 阅读:13981